民间故事你无药可治,寿限一个月无法挽救

浙江某举人,与同伴一起到京城参加会试。船到苏州,举人病了,同伴雇轿子把他送到名医叶天士家诊治。

叶诊断了很久,说:“你的病是感冒风寒,一剂药就可痊愈。不过,你准备到哪里去?”举人说打算到京城参加会试。

叶天士说:“算了吧!从这里舍船登陆,一定会得消渴症,无药可治,寿限不过一个月。脉象已现,无法挽救。你快回去,还来得及料理后事。”说着就给他开了个药方,让徒弟登记在医案上。

举人回船后,凄凉地流下眼泪,辞别同伴想回家。同伴说:“这是医生吓人生财的方法。何况叶天士不过是个医生,不是神仙,你何必介意?”

第二天,举人吃了药,病果然好了。同伴更加怂恿他,他也就继续北上,但心里总是很担忧。

船到江口,因顶风不能渡江,同伴约他到金山寺游览。因看到寺里挂有医僧牌,举人就进去求医。

医僧诊视了一会儿说“你打算到哪里去?”举人说到京城参加会试。医僧皱着眉头说:"恐怕来不及了!从这里登陆,消渴症就会发作,寿限不过一个月,怎么能远行呢?”

举人流着眼泪说:“真和叶天士说的一样啊!”医僧说:“天士怎么说?”举人道:“他说无药可救。”

医僧说:“此话荒谬。药如果不能治病,先人何必留下医道?”举人听他话中有话,就跪下求救。

医僧扶他起来说:“你登陆时,王家营有秋梨,你把梨装进车里,渴了就用梨代茶,饿了就用梨当饭,大约到京城,吃上一百多斤,病就好了。怎么能说无药可救而误人性命呢?”

举人再次叩拜后,便走了。走到清河,弃船上车,消渴病果然发作。举人遵照医僧的叮嘱,渴了和饿了都吃梨,到了京城,病全好了。

举人考试落榜,为了感谢医僧,回到金山寺,拿二十两银子和京城的土产酬谢。

医僧收下土产,拒绝了银子,说:“居士路过苏州时,再去见见叶天士,让他诊视。如果他说没有病,你就用他先前的话问他。他如果问谁给你治的病,你就告诉他是老僧,这比给我钱好多了。”

举人依照医僧的话,前去拜见叶天士,再次让他诊视。天士说:“你没有病,治什么?”举人用先前的话质问他。叶天士让徒弟检查医案,果然有这么回事。

天士说:“奇怪!你遇到神仙了吗?”举人说:“是佛,不是神仙。”就把医僧的事告诉了他。天士说:“我知道了。先生请回,我打算停业前往请教。”

他摘掉医牌,解散徒弟,改换姓名,穿上佣人的服装,坐船去投奔医僧,请求拜他为师,学习医术。医僧答应了他。

天士每天侍立在医僧的身旁,见他治过一百多个病人,医道和自己差不多,就对医僧说:“我也懂点医术了,请让我代你开方,可以吗?”

医僧说:“行。”天士开方给他看,医僧说:“你的医道已和苏州的叶天士差不多,为什么不单独行医而来依随老僧呢?"

天士说,“弟子恐怕象叶天士那样误人性命,所以才来。医道要精益求精,万无一失,才能救人。”僧说:“好!这些话说出来,就胜过叶天士了。”

一天,有人抬来个奄奄一息的病人,肚子和怀孕的妇女一样。来人说:“这个人胜子痛了好几年,现在更厉害了。”医僧诊视完毕,让天士重新诊断开方。

天士的处方,劈头就用白信三分。医僧笑着说:“妙啊!你所以不如我,就是因为过于谨慎。此方须用毗霜一钱,才能起死回生,永除病根。"

天士吃惊地说:“这人有虫子,用信石三分,药死肚子里的虫子就行了,信石多了,病人怎么受得了?"

医僧说:“你既然知道肚子里有虫子,怎么不知道虫子的大小?这虫子已二十多寸长,用三分信石,不过暂时控制它一下,今后一定会重新发作。

那时再用信石,虫子会避而不受,人便无药可救了。用毗霜一钱,把虫子药死,随大便排出,永无后患,这不是更妙吗?”

天士迷惑不解。医僧立刻让仆人拿出白信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送下,对来人说:“赶快抬回家,晚上一定会排泄出虫子来,你拿来让我徒弟看看。"

来人连声答应,抬着病人走了。到晚上,他果然象医僧说的那样,挑来一条二尺多长的红虫子。病人苏醒过来,饿了要饭吃。医僧叫把参苓热成粥给他喝,十天后病就好了。

叶天士心悦诚服,对医僧说出了真姓名,并且更加真诚求教。医僧见他虚心学习,就送他一本书,打发他走了。从此,叶天士的医道大为长进,没有治不好的病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gdyf/106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