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医跨行扶贫,那将会开出怎样的一剂药方?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中院村——江西中医药大学定点帮扶村,或许能找到答案。这个位于罗霄山脉湘赣交界处的偏远村庄,因为和中医结缘,正在发生喜人的变化。
中院村是江西省“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当江西中医药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5年前初到村里时,看到的是坑坑洼洼的道路、种植项目单一的田地和缺乏致富信心的老乡。
“有女莫嫁中院郎,嫁到荒山悔断肠”,这句俗语生动描述了中院村的贫困状况,也道尽了村民致富无门的心酸和无奈。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找准病根才能开对方子。”江西中医药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吴俊介绍,中院村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大型产业。
精准扶贫,产业是根。为此,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学校中医药特色,引进升级白莲、瓜蒌等种植项目,培育多元化中药材产业,让贫瘠的土地长出了“黄金果”。
“金瓜金瓜全是宝,瓜皮瓜根是中药,常吃瓜仁清火好,脱贫致富少不了。”贫困户周郎娇口中的“金瓜”就是药食同源的瓜蒌,瓜蒌种植技术简单、采摘周期短,一年栽种可以连续收益3年,每亩年利润可达元。
勤快能干的周郎娇不仅种植了瓜蒌,还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办起了电商脱贫站,创立了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贾姑娘”,中院板栗、辣酱、红薯粉丝成为热销产品。
“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周郎娇的丈夫贾金梅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经济压力骤然压到她和女儿的肩上。自从拓宽了增收渠道,周郎娇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去年全家年收入近10万元。
和瓜蒌一样,白莲也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全村种植面积亩。为升级白莲产业,驻村扶贫工作队专门引进了莲子加工机器,建立加工车间。年,全村共销售白莲1.8万多斤,销售额近万元。
这看似不起眼的瓜蒌和白莲,让中院村的贫困户鼓足了脱贫的干劲。“有了产业,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44岁的村民刘惠萍因病致贫,家中还有瘫痪在床的兄弟需要照顾。农忙时,她在白莲加工车间工作,每月能增收0多元。
(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