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攒动的成都春熙路商圈。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聃摄(本报资料图片)
“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大力促进消费复元活血。调整制约消费过时政策,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扩大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市内免税店试点城市”“加快建设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出台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等旅游交通环线建设实施方案”“推出一批冬季旅游精品线路”……——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消费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大力促进消费复元活血,加快建设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如何正确认识目前的消费现状?如何促进消费加快复苏,尽快回暖?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此进行了热议。
现状如何?
去年虽经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但四川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仍在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与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重点一脉相承。”省政协委员、商务厅厅长徐一心认为,这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将其作为今年“纲举目张”的主要工作加以推进。
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毛中根也有同感。在他看来,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把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价值取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消费是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年1月至10月,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对此,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客观看待。
“目前四川整体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去年又遭遇疫情反复、高温限电、地震灾害等多重冲击,导致消费恢复相对滞后。”毛中根分析,这一数据体现的我省消费恢复滞后有多重原因,比如,因疫情导致的接触型消费场景受到较大限制、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出现下降、消费供给未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等。
徐一心带来一组数据,佐证四川的消费潜力:四川有万人口,并且辐射西部5亿人口,具备广阔市场空间;过去三年四川居民存款余额持续增长,相当一部分家庭购买力有所提升;四川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有利于发挥消费政策撬动能力;进口规模相对较小,仅为进出口总额的38.6%,扩大优质产品进口促进消费还有较大空间。他认为,虽然我省去年消费市场经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但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仍然稳固。
报告在总结年工作时提到“消费升级激活潜能”,并点名表扬了成都市,“培育形成春熙路、交子公园两大世界级都市高端商圈”。
年,春熙路商圈客流量万人次,实现营业额.5亿元,贡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亿元、税收49.1亿元,商圈所在的锦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9年位居成都全市第一。元旦假期,春熙路商圈客流量余万人次,以春熙路商圈为目的地的出行人次同比增长%,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2.6%,商气人气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摆出这组数据的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锦江区区长缪晓波信心十足地表示,将以春熙路时尚商圈为主阵地,大力发展“流量经济”,争当全省、成都市快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排头兵。
如何发力?
在大宗消费、养老服务、文旅等领域挖掘潜力,实施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计划
加快复苏,尽快回暖,哪些方面可以着力?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汽车和家电等大宗消费是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毛中根提到,年10月我省汽车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6%,对消费恢复发挥了支撑作用。他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有免征购置税政策,绿色家电、智能家电等新兴家电品类有补贴支持,可延续并加大政策力度,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刺激手段,稳定并扩大大宗消费市场。
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巨大。“攀枝花建成了一大批康养项目,每年吸引约20万人次来康养旅游,以老年群体为主。”省人大代表、攀枝花市卫健委主任张福鑫介绍,年,疫情持续冲击下,攀枝花康养产业逆势上扬,同比增长了11.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2.8%。他认为,我国老年消费群体庞大,可结合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养老服务,并从提供餐饮、住宿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向提供精深产品和特色服务提档升级,激发消费潜力。
文旅也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在省人大代表、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伦斌看来,四川“好山好水”多,旅游资源禀赋独特,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相信文旅产业将快速复苏和全面重振。他认为,文旅企业应抓住机遇,快速抢抓市场,扩容提质。
培育消费新场景,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口中的“热词”。针对报告里提出的“实施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计划”,大家带来不少新点子。
“孩子在哪里,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