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是研究如何“天人合一”以达到人体健康的理论,在疫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年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在五运六气思想指导下推荐的预治方案,经全国多地采用,在抗击第一波疫情的斗争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医学讲究因时制宜,在进入新的一年后,我们的疫病防治方案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兹对目前运气、气候和疫情的变化情况分析要点如下:
辛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中见少羽水运,其令寒湿,故抗寒化湿为下一时段主基调。其次,庚子岁的燥气及三年化疫的“伏燥”交辛丑运后虽已式微,但受戕之木气未复,又值辛丑岁初之气的厥阴加临,风木难宁;庚子冬少阴君火“余火内格”,更有辛丑二之气“温疠大行”的运气要素两火迭加在后,故制火调木亦当重视。
根据以上认识,制订辛丑年春新冠疫病防治方案如下:
内服方
方药
方药:生地10克、竹叶10克、泽泻6克、桂枝6克、干姜6克、北五味6克、苍术10克、防风10克、甘草6克。
煎法及服法
水煎服,每日1剂,浓煎成ml左右,分2袋,每次1袋,每日2次,连服1-2周。
方义
运气因素寒伤肾,湿伤脾,此方以《汤液经法》大补肾汤强肾御寒,妙在方中桂枝、干姜、五味子是小补肝汤,可助春生之气扶阳抗寒,且治新冠疫的伏燥戕木引起的严重乏力等症已证明有良效,而生地、竹叶、泽泻则补肾之外又兼清了庚子岁的余火残燥。配合王好古《阴证略例》的神术汤化湿散寒,兼俱了静顺备化之义(寒水运宜静顺,湿土司天需备化)。从《辅行诀》药性理论,此一方而水(生地、竹叶)木(桂枝、干姜)火(泽泻)土(苍术、甘草)金(五味子)五行俱全,且药性平和,适宜预防。
香囊方
推荐方剂
辟瘟囊(出自吴师机《理瀹骈文》):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萸,上六药各等份,做成香囊。
作用
对六气杂陈的复杂情况,此方药仅六味而六气全覆盖,药味少而药力专精,用意不在杀毒治病,也不是药证对应,而是着意在和气养生,以冀天人合一,扶正抗疫之效。
用法
随身携带,佩戴胸前最佳(外用药物禁止内服)。
非药物疗法
各种症状不适都可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配合治疗。当前针刺常用部位:太阳、太阴双开,配合引针少阴(其它部位可三因制宜进行调整。也可以用手指代针进行按压)。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太阳、太阴、少阴部位见图示。
起居调摄
辛丑岁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阴专其政,阳气退辟,气候多湿寒,需注意防湿防寒。对于三年化疫引起的“木疠”,《黄帝内经》有“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的告诫,可供参考。
起居饮食
注意个人卫生,居住环境宜开窗通风,饮食宜甘宜淡,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酸性食物,不食生冷,少出入公众娱乐场所,保持情志舒畅。
传统功法
八段锦、太极拳。
内服方与香囊方均可在医院欢乐街院区中医医疗部三楼,以及人民大道院区门诊四楼国医堂挂号开取。
医院中医医疗部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硬件全省一流。二楼中医门诊设有“龙砂医学流派工作室”、“中医名家工作室”、“中医专科专病诊室”,三楼设中医预防保健科(中医治未病科),四楼设中医特色病区,收治风湿免疫性疾病、慢性颈腰椎病、皮肤病、各种亚健康治疗及调理。地点:医院欢乐街院区中医医疗部或人民大道院区门诊四楼国医堂健康—联系人:胡医生、曾医生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