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既要当美国的学生,也要当美国的老师

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采访观察者网小婷

年,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都是异常重要的一年。

度过了执政蜜月期,特朗普的各项政策开始初具雏形,整个国际秩序也因为这位号称“美国优先”的新总统而起了微妙的变化。

对于中国来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峰会,逐步奠定了中国在新一轮世界秩序构建中的地位,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此,年4月“习特会”确立了四大中美对话机制,分别是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

9月26日,作为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机制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主办“中美大学校长与智库论坛”,探讨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与中美两国约40所大学与智库负责人共计超过人将与会。

在这场论坛前夕,观察者网独家专访本次论坛的承办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教授,通过他丰富的智库交流经验,谈谈未来中美的相处之道。

中国智库要学会对美“伐谋”

观察者网:谈到中美智库交流,我记得重阳金融研究院在首次习特会前三天,曾赴美与布鲁金斯学会、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等知名智库交流,带回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观察。作为民间交流的智库交流,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您认为就中美关系而言,智库交流能够提供哪些有益补充?

王文:过去四年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代表团赴美国20多次,在南海问题、“一带一路”、“习特会”、中美人文交流等重大事件上都发挥了作用。按照我们自己的经验,智库可以在大国外交互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智库可以担当两国主流思想沟通的桥梁。

智库在思想、知识、最新论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两国在官方外交之外,出现了一层介于民间与官方性质的精英交流通道。这些外交渠道大大促进了两国之间相互的了解。

其次,智库可以成为两国利益摩擦和分歧的缓冲区。

大国之间肯定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矛盾、分歧和摩擦,一旦上升到官方层面将会破坏两国的关系。而智库层面的沟通和交流,使得这种摩擦和分歧会冲淡许多。

比如,在南海问题上,年7月初,局势相当紧张,人大重阳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合作,邀请了两国高官与会,尤其是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演讲,释放“南海仲裁案就是一张废纸”、“十艘美国航母来南海也吓不到中国人”等清晰的重大中方信息,为美方对南海外交划了红线,避免了在外交层面上出现更大的碰撞,避免两国冲突升级。

最后,智库能成为对外塑造软实力和影响力的发动机。

正如拙作《伐谋:中国智库影响世界之道》上讲的“伐谋”,一个好的智库不只是要影响本国,更重要的是还要影响他国政府,把中国的一些合作的理念和想法推出去,说服他国愿意和你合作。

这些年,人大重阳在推进中美两国“一带一路”合作上发挥了诸多作用。这种思想的发动机将持续推进中国可持续性软实力的崛起。

观察者网:上次中美智库交流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特朗普和美国政界、学界精英的关系并不那么融洽,这半年来,美国国内政坛一直比较动荡,多名特朗普的亲信辞职。在您的观察中,特朗普和精英届人士的关系有没有得到缓和?

王文:我过去半年多去了美国四次,也接触了美国的一些官员、智库和社会组织的人,整体上讲,目前特朗普在美国社会精英层中的形象仍然很糟糕,和传统官僚体系的斗争仍然非常激烈,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

目前特朗普执政已9个月,仍然有大量官员获得不了提名,或者根本就没有提名,中间层还有大量空缺,这充分反映了特朗普和美国精英届的矛盾在短期内无法调和。

这个时候,中美之间的合作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挑战就是中国的对美工作不能只瞄准政府层,更重要的是落下来,落到精英层面、社会层面、普通人的层面,防止因为和特朗普关系过密而造成的美国社会对华逆反情绪。

但是机遇也有。

目前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各种框架还没有搭建好,对华政策也没有完全成型,中国可以借此打合作牌、互补牌,进一步夯实和美国在社会人文层面的交流,主动塑造美国社会,进而推动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执政近9个月,特朗普政府班底仍没有搭建完成,圈中人物均已离职中国对美外交需要分层化、细腻化

观察者网:美国精英层对特朗普对华政策有什么评价和期待?

王文:美国精英层对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也呈现了分裂的局面:

智库对特朗普对华政策的影响力在减弱,甚至很多智库没有政策影响力。美国很多智库对特朗普不听智库的话感到无奈甚至愤怒,进而成为特朗普的反对力量。

但一些保守的、在奥巴马时期被边缘化的智库却得宠,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推动力。此时,务必要注意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反复性。

美国主流媒体对特朗普也存在不满。最大的不满就是认为特朗普不应该对中国过于功利,不谈意识形态、价值观等。近期《纽约时报》就发了一篇长篇评论,批评特朗普去价值化的外交政策。

但目前华尔街和商界对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是满意的。这次人大重阳与亚洲协会还将签署合作协议,中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调研与落实,这说明年9个月来中美关系在经济、贸易和金融层面整体上呈现良性的发展趋势,一些分歧与摩擦是可控的。

对此,特朗普和习主席的互动也很多,目前总共打了近10次电话。从这个角度来讲,目前我们也要加强分析精英层态度的分裂。

观察者网: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矛盾依旧重重,高层政治不断换人,底层民粹主义抬头。您认为这和特朗普所推行的以“美国优先”为口号的政策有怎样的关系?

王文:目前看来特朗普在某些程度上给美国开了比较猛的药方,这些药方有一些实际是正确的,比如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强调美国“再工业化”、追求美国的实际利益。站在美国的角度来看,这些都符合美国维系自身地位的发展方向。

但问题在于,他的执行团队和落实理念的能力太差。特朗普低估了美国的复杂程度,导致他的一些好的理念并不能执行和落地为现实。他也没有帮手,他的执行团队缺陷很大,本人也缺乏团结整个美国的能力,缺乏运作复杂政治的经验,这让外界对特朗普的执政业绩呈现很大的怀疑和下降的预期。

我认为,目前特朗普的执政实际上加剧了美国的国内矛盾,使得原本的种族矛盾、债务矛盾、联邦和地方矛盾、社会矛盾等出现了更大的裂痕。从这个方面看,中国对美国的外交要更加分层化、细腻化,既要讲求中美官方外交的利益交易,也要突出中美社会与人文交流上的互动。

此次刘延东副总理牵头与美方的中美社会与人文对话,就是这种分层化、细腻化的重大表现。

观察者网:特朗普被看做是新一轮保守主义和反全球化浪潮的始作俑者。不断有西方学者和媒体呼吁中国能够取代美国,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您怎么看中美之间的地位变化?

王文:这些年随着中国不断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新格局的出现,再加上美国国内很多矛盾和问题的爆发,充分显现一个重大的趋势:美国在中国外交和全球秩序中的重要性在下降。在这种趋势下,中国不应该只瞄准美国,而应该心怀天下,新一代世界秩序的重心不应只有美国。

由此看,我不太赞同G2的说法,也不认为应该由中国和美国来构建新的世界秩序。中国崛起的速度超过我们的预期,美国衰落的速度也将超过我们的预期。中美之间的这种实力交错,使未来国际格局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中国应该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也不必把







































白癜风哪里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jfyf/10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