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近期再出重手,把中超球员年薪最高额度限定在万,规定球员收取礼物和现金不得超过1万元,同时约谈各俱乐部大佬,要求各俱乐部严格执行。在中超球员几乎成过街老鼠的今天,足协的举措无疑大快人心,就连我这个发誓永不谈中国足球的人也想为陈戊源叫声好。然而中超之病沉疴已久,只是祭出降薪药方就能药到病除吗经验告诉我们:中超之病决非一剂降薪药方就能消除病根。
之所以这样说,不是给足协和球迷浇冷水,更不是否定足协降薪举措,毕竟降薪是对不争气的中超球员的一种变相惩罚,对广大球迷是一种心理疗伤。但如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降薪只是一种治表不治里的平常配方。
首先,降薪只是针对原来高薪而言,降薪之后中超球员虽不像以前高得离谱,但与国际其他联赛比,仍然是高的。正如足协所说,中超球员平均薪酬原是日本J联赛的5.8倍,是韩国k联赛球员的11.7倍,拦腰减半降薪后,中超球员的薪酬仍然是日本K联赛球员的2.9倍、韩国J联赛球员的5.8倍,金饭碗换成银饭碗,对于宁愿安乐死不愿忧患活的中超球员来说仍然很有吸引力,他们不会因降薪而奋发图强,估计也不会因降薪负气走天涯,中超球员就那样!
其次,降薪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难。足协推出降薪措施后随即约谈中超俱乐部大佬,说明降薪要真正落实绝非易事,没有俱乐部大佬的配合,降薪就是一句空话。问题在于,俱乐部大佬会象乖乖小孩那样听足协的话吗?一个字:难!原因很简单,俱乐部要是都听足协的话,中超也不会烂到今天这个局面。这也难怪,俱乐部大佬大都只听人民币的,又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社会背景,在利益面前,俱乐部更多地是有利则听,无利则变着法儿搞变通,不架空足协就算给面子了。
再次,中超之病是疑难杂症,其病根在精神而不在待遇。按理说,待遇高更能激发球员的进取精神,然而在中超,待遇高却成了出白斩鸡的温床。出现这种相悖的怪事,其根源就在于缺乏对球员科学的管理机制,缺乏对追求足球职业精神的激励机制。我们看到一些辱骂裁判、打架斗殴、不尊重教练、搞幕后交易的球员不但没有得到该有的惩罚,反而在球场上足坛上更加霸气暴戾,这样的土壤、这样的足球文化怎么可能促进足球水平的提升?总之,中超之病,是系统之病,环境之病,需要从体制机制层面、从环境土壤的大局去寻找综合治理之策。
中国足球振兴任重道远!(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