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维时评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们的目的就是逗上帝发笑!
我们无需你认同文章观点,但希望能打开你的智慧之门,让你的思考,从一维变成九维。
用智慧
点亮人生
最近,茅台出了院士候选人引起热议。作为一个四川人,姐当然更愿意挺五粮液、泸州老窖什么的。作为一个吃瓜群众,姐一直以为茅台是多少年历史悠久的古法酿造,现在才知道加了现代的高科技元素。那喝茅台,到底喝的是古代感还是现代感呢,恐怕会引起一阵价值混乱。不过幸好姐不喝酒,只吃瓜。所以,今天就机智勇敢地谈谈法国斯坦化的可能性有多大?一、趋势
最近据说有法国穆斯林议员提出,法国应该叫法兰西斯坦,因为穆斯林已经成为大多数。这信息又引起热议。我怎么老说又呢?有人感慨法兰西不再;有人说这是虚假信息;有人非问姐怎么看?姐又不懂法语。不过,一般而言,这类信息要分开看:一个是,是否有穆斯林议员提出这样的观点?姐认为可能性比较大;另一个是,法国穆斯林是否已经占大多数?姐总觉得,不该这么快吧。所以我们今天,主要讨论趋势问题。从目前看,法国、甚至包括欧洲斯坦化,应该是个大趋势。理由如下:1、人口趋势。不是看总量,而是要看下一代。目前欧洲白人还是占多数,但是主要是老年人。在新生儿中,穆教、黑人、混血儿已经明显大于传统白人。法国总统疫情期间视察学校,网友发现学生多是黑人。
2、穆教教义的单向性。比如你要娶穆教女人,或者嫁穆教男人,都必须改信仰穆教;一旦进入穆教,管理很严格,离开就等于叛教,要受到严厉惩罚。也就是说该教“许进不许出”——相比其他宗教来去自由,穆教人数更容易大幅增长。从度娘的资料,截止到年底,世界约68亿人口中,穆教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貌似已经是人数第一大的宗教了。3、穆教生育能力强。来源于文明维度不够,妇女地位低,沦为生育工具。男人可以强迫女人生育——这在文明维度高的地方很难。西方妇女可以拒绝生育,但是穆教的妇女没有反抗资格。据说基督教后来想模仿穆教,采取鼓励生育和严厉堕胎等手段,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很简单,文明维度越高的地方,妇女的自主性越大,越不可能成为生育工具。而基督教的管理也达不到穆教那么严格的地步。4、欧洲的移民政策问题。由于老龄化原因,欧洲吸纳移民其实有补充青壮年劳动力的想法。目前看来这种想法比较短视,没考虑到人口结构的变化。这里还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穆教及黑人中,青壮年比例很大。原因说穿了也简单:他们寿命太短。据说进入欧洲的穆黑等人,生育力都开始下降,不如在非洲中东等地。因为他们寿命延长了。但是相比当地白人,他们生育率还是很高的。小结一下,文明进入高维状态,必然伴随妇女地位的提高,妇女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生育的意愿就会降低。这是文明趋势。穆教生育率高,恰恰是妇女地位不足,沦为生育工具的结果。结论就是,高维文明不可能、也不应该去跟低维文明比拼生育能力。二、专家
SO,姐很讨厌那些喜欢批评妇女生育问题的所谓专家,他们没事就在怂恿政府把人家床上那点事管理起来,以前是管理人家少生;现在又想鼓励、甚至强迫人家多生。甚至有神经病建议,不生就要缴税、罚款……否则就会“亡国灭种”什么的。前段时间,还看到一个专家,口若悬河地批判计划生育政策,貌似说今天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妇女不愿多生,都是计划生育给闹的……这个归因显然逻辑不畅。看看欧洲和日本,就知道:他们从没玩过计划生育,但是照样进入了老龄化、少子化时代——这跟上床有没有计划,真的关系不大,跟文明维度、妇女地位提升关系更大。最无聊的是,这类专家反对计划生育开出的药方,仍然是“计划”式的,比如要求政府出面鼓励生育、强迫生育……这正是姐讨厌这些专家的原因。在姐眼里,那些要求多生的专家和原来要求少生的专家是一个思维模型的,都是吃多了没事干,就想指导咱吃瓜群众床上那点事——不是想指导我们少生,就是想指导我们多生。尼玛的,能不能正常一点,不要管啊!姐的意思是:生育是最私人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愿意多生的人自然会多生,不愿意的人强迫也没用。不要把私人上床那点事,非扯到民族大义上去,这是一种病。做专家的,要先学会分开公和私!国家要做的是公共政策的选择问题。如果国家认为移民会侵害本民族利益,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可以不接受移民,也可以出台政策同化移民。绝不是逼着本民族妇女跟别人比拼生育能力。维度不同的文明,是比拼不了这个的。中国作为世俗化国家,在同化移民方面曾经做得很成功,历史上最难同化的犹太民族都被中国人民同化了。法国在拿破仑时代,也是大量引进移民——拿破仑同志东征西讨,大量兵员的补充都来自移民,这才成就了他一代战神之名——但他从来没有过移民的困扰,没有过法兰文化会被斯坦化的担忧。为什么呢?就是拿破仑同志同化政策搞得好。凡是要当法国公民的,必须先认可法兰西文化。也就是说,用法国文化的标准去筛选移民,保证进入法国的移民,都能丢掉原有的文化,最终成为法国人。所以那时,从法兰西到黎巴嫩,无数人以说法语、当法国人为荣,法国文化反而因为移民流动而被发扬和扩张了。对比历史就知道,今天法国的问题,不是人口问题,不是生育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选择问题,是政治家的失误问题。别再瞎归因了。多说一句,姐从来不认为,一个人肤色黑一点还是白一点,有多大问题。人是观念的产物,人与人的区别在大脑。思维和文化,才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姐的意思是,希望那些专家们,别再按着肤色、生育、妇女整了,要先学会分开公与私,再搞研究,可能会清晰很多。三、逆转
我们继续扯法国。法国穆教趋势,有木有可能逆转?可不可能再出台像拿破仑那样的同化政策?从法国目前状态看,可能性不大。同化是指,按照本国文化优先原则,强迫移民改造——暗含本国文化比移民文化高维、优越——这显然不符合政治正确。欧美现在都得了“政治正确”的真理病,不再尊重科学和事实,而是在所谓“平等”理念的照耀下,非把不同维度的文明放在同一个维度并行“尊重”,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高维向低维靠拢,高维文明将就低维文明。道理很简单,小学生理解不了大学生,但是大学生可以理解小学生;要想两者“平等”,只能是大学生将就小学生——小学生无法拔高到大学水平,但是大学生降低到小学生水平,则很容易。所以说,人是观念的产物。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世界。预判欧洲的未来,还要说到民主制的弊端——由于在台上的政治家总在换,所以他们无法有长远的目光,只能短视。以短期迎合民众偏好为己任。如果政治正确流行,政治家就一定是“政治正确”的模样,没人会傻到跟流行潮对着干。所以欧洲近现代,有担当的政治家越来越少。就算有人想有担当,民主决策机制也会把他淘汰,因为他不符合流行及大多数人意见,上台的可能性很小——可见,所有的制度,都是因时因环境而变化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穆教与其他文明的冲突边界总是血腥的。很多人因此判断,欧洲会打起来。比如原住白人和穆教发生战争。姐认为这样的可能性比较小。更大的可能性是吞噬。目前欧洲的白人主要是老年人,早就在福利中失去了斗志,更喜好岁月静好。相对而言,穆教及黑人团体主要是青壮年,正是精力旺盛的年龄,好动,斗争的意愿更强烈。人是观念的产物,现在白人青年又在“政治正确”的流行潮下,以装逼和白左为己任。他们都是温室养出来的花朵,几乎不具备反思危机的能力——看他们代表人物,马克龙总统面对斩首事件,搞了一系列的花拳绣腿,就知道,法国白人文明已经严重退化了。结论是,只需要下一代成长起来,上一代老死,穆教吞噬法国,成为主流就是大概率。也许更严重的是,如果政治正确的流行趋势不变,法国斯坦化都是小问题,全世界会不会都斯坦化,才是大问题。四、罗马
从不同的角度重读历史很有意思。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的人,估计是罗马监察官马尔库斯·加图。他提出“节制生育是一个贵族的美德。”建议大家管住下半身。理由是在财产固定的情况下,如果生育多个儿子,必然导致财产被分割……多分几轮,那贵族就变成平民了。加上一些传统和政策限制,于是罗马贵族有了节育的美德。姐说过,帝国都有自己整自己的毛病。在罗马扩张,成为世界级霸主后,陷入了孤独求败,无敌可杀,只好自己整自己玩的高级没落期。享乐成为流行潮,娼妓业超级发达……后果之一是,罗马人更没了生育的意愿,通奸放荡、搞同性恋才是社会成功的标配。可见,同性恋早就在世间闪耀过,历史很悠长的。不好意思,扯远了!更要命的是,当时罗马发达的妓院还搞高科技,居然攻克了避孕这种高难度技术活……于是,流行之下,罗马中上层社会人口不断减少,很多贵族、大家族因为绝嗣而消亡。据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还算有先见之名,曾颁布《尤利乌斯法》,反对通奸,希望罗马人没事在家好好生孩子,别出门瞎混了……可惜他的思维跟现在的专家差不多(也许说反了),都是想用法律管好别人床上那点事。无疑,在执行中收效甚微——奥古斯都女儿率先跳出来打脸。这位帝国“公主”嫁给奥古斯都的继承者提比略后,居然又跟政敌安东尼的儿子尤鲁斯·安东尼幽会,闹得罗马人人皆知——奥古斯都流放了自己的女儿。但《尤利乌斯法》没能挡住流行潮……他死后,该法就逐渐被搁置,直到废弃。后来有些脑子好使的罗马皇帝改变策略,搞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收效也不好。最后,罗马只好放开国门,引入雇用大量“野蛮人”。结果这些“野蛮人”反而成了罗马鼓励生育政策真正的受益者——大量繁殖,最后完成了对罗马帝国的替代。这说明,什么东西一旦流行起来,不撞南墙是不会回头的;也说明,床上的事,不能用公共政策或者法律去管理。本来少子化,不一定带来罗马的消亡。罗马还可以一边引进外族,一边搞好同化工作。罗马公民权就是一个很好的招牌——那些为罗马做了贡献,认可罗马文化秩序的外族人,可以被授予罗马公民,获得很多特权。这使得不少外族人把争取当个罗马公民作为荣耀的事——相当于罗马的同化政策门槛。没想到,又冒出一个萌宝皇帝卡拉卡拉,脑子一残,于年颁布了安扥尼努斯敕令,普遍授予所有被征服地区民众罗马公民权。这可要命了,相当于撤掉了罗马公民权的门槛,同化政策失效……于是,罗马走向不归路。你看好多事,都能从历史上找到影子的。五、画蛇添足
据说法国的生育补贴政策特别多。年,法国卫生部长宣布将恢复“看护补助”、“婴儿出生奖”,各项补贴累计将增加至欧元(约合人民币元)。在家庭津贴上,生的越多,家庭津贴就越多。这导致法国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最高时达到了80%。尽管为公民上床那点事操碎了心,法国大部分人还是不生,生育率照样每况愈下。反而是移民找到了挣钱的好路子——基本上主要在生娃拿补贴——移民人口大量繁殖。而政治正确的法国又没有相应的同化政策,所以这些移民的后代,都不认可法兰西文化。也就是说,法国的生育鼓励政策,正在培养自己文化的覆灭者。九尾凤凰周日直播预告:关于更多时评,周日凤凰姐姐将直播讲解,欢迎收看。直播入口如下(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