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动图,「星标」赛柏蓝▍来源/赛柏蓝▍特约撰稿/张自然博士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市场前景如何?昨天,国家药监局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给长期处于试点状态的中药配方颗粒产业明确了方向,也是前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后的第一个中医药文件。企业最关心的还是能否进医保、竞争有多激烈(允许多少家生产)、市场潜力有多大(允许在哪些终端销售,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现逐一分析。一、医保也就是说,配方颗粒进医保的前提是,其对应的传统饮片必须已进医保,目前国家医保目录内的传统饮片共有种。关于配方颗粒进医保问题,国家医保局最近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号建议的答复”时是这样说的:“关于将新型中药饮片(含中药配方颗粒、直服饮片、破壁饮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范围的建议。中药配方颗粒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在管理属性、临床效果等方面,学界和临床实践中还存在一定争议,国家层面没有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曾提出不将破壁饮片、精制饮片等对标准饮片进行再次加工的饮片纳入《药品目录》,听取各方意见后进行了修改。”但省级是有权将传统饮片纳入本省医保的,既然省级试点企业是由本省批准的,则将其配方颗粒产品纳入本省医保就只是程序问题了,所以,中药配方颗粒进军各地方医保的努力时有捷报。如年11月河北将神威、广东一方、天江、以岭、石药5家企业生产的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年7月1日和10月19日,湖北和山东分别将本省内的配方颗粒试点企业纳入医保。二、生产昨天,国家药监局同时发布的“《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的政策解读”明确“不允许再以任何形式批准省内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的有关试点。”原已批准的试点是否就物以稀为贵了呢?据笔者长期观察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国家级和省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已达76家(图一),分布在25个省份,只有上海、湖南、海南、陕西、新疆和西藏尚未发现正式批复试点的报道。在年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之前,只有江苏天江、广东一方等6家国家级试点和安徽济人、吉林力源、神威药业等3家省级试点,《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陆续以省级科研专项等名义由各省份批了70家,起初如浙江、江西等还墨守每省不超过3家的成规,后来河南、安徽等多批至5、6家,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质量标准等也耗资不菲,已有许多省级试点归至几家龙头企业麾下,行业已经在洗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三、销售在《征求意见稿》发布前,大多限医院(也有的放宽医院)范围内销售,医院只有一个企业在销售,《征求意见稿》发布后,由于试点企业数量呈10倍级增长,竞争白热化,基层医疗机构也已被覆盖,医院有多家企业同时在销售,本公告默认可在所有级别医疗机构销售,但明确排除了零售药店,零售实体药店年规模为亿元,占当年全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近1/4。四、格局尽管生产企业众多,但行业格局已现,前6家(图二)基本控制了行业局面,以年为例,中国中药占了一半,新绿色和红日合计占了1/3,新秀神威药业位居行业第6位,占2.2%。各家企业发展不均,但中国中药龙头地位稳固,因疫情影响,年上半年配方颗粒收入45.7亿元(图三),同比持平;随着疫情逐步控制,6月单月收入同比上升16.7%,自年起加强配方颗粒基层市场学术推广,医院覆盖数新增家以上,且多为基层医疗机构,年上半年配药机累计投放台,现已有2个配方颗粒全国试点牌照和10个配方颗粒省级试点牌照,正在争取包括安徽、吉林等5省市的当地牌照。红日药业,年上半年中药配方颗粒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7.17%,子公司湖北辰美、河南康仁堂、重庆康仁堂取得了配方颗粒生产许可证,今年1月20日红日药业在济南商河县投资7.5亿元建设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制造及肝素等产品的生产基地。后起之秀神威药业中药配方颗粒持续高速发展,至年销售收入增速分别高达%、%和60%,截止到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营收2.4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在国内疫情恢复下,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0.7%,第三季度同比增长扩至25.4%。截止年中期,中药配方颗粒医院68家、云南省41家。中药配方颗粒经过20年的试点,在展现了优势的同时,还需不断深入研究,在政策监管下,行业将更加健康发展,以提高患者可及性,造福于民。转载请注明作者张自然博士!
本文版权归赛柏蓝(ID:Mic)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