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阿片类镇痛药根据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分为激动药、激动-拮抗药、部分激动药和拮抗药。激动-拮抗药又称部分激动药,主要激动κ受体,对δ受体有一定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临床常用于中、重度疼痛治疗。
作者:高丽丽
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阿片类镇痛药分类
阿片受体主要有μ受体、κ受体、δ受体和σ受体,与镇痛有关的是μ、κ和δ受体。
阿片μ受体与镇痛、镇静、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厌食、胃肠道蠕动减慢、尿潴留、心率减慢、欣快、成瘾或依赖性等有关,分为μ1和μ2两个亚型,μ1为纯镇痛作用的受体,μ2受体可能与一些副作用有关;阿片κ受体有脊髓镇痛、镇静、轻度呼吸抑制等作用;阿片δ受体与脊髓镇痛(对外周镇痛可能更重要)、镇静、缩瞳、心血管兴奋作用有关,可调控μ受体活性;阿片σ受体有烦躁不安、瞳孔散大、焦虑不适等作用。
效应
μ受体
κ受体
δ受体
σ受体
镇痛
脊髓及其以上
脊髓水平
脊髓水平
-
呼吸抑制
+++
+
+++
-
缩瞳
++
+
++
散大
抑制胃肠道蠕动
++
+
++
-
平滑肌痉挛
++
-
++
-
镇静
++
+
++
致幻
欣快
++
烦躁不安+
++
烦躁不安++
躯体依赖性
+++
+
+++
①阿片μ受体激动剂:大部分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等。有药物成瘾、呼吸抑制、术后恶心与呕吐等不良反应。
②阿片κ受体激动剂:有纳布啡、喷他佐辛等。κ受体激动剂可镇痛、镇静,不会诱导过度兴奋/成瘾、呼吸抑制或胃肠道功能抑制,可用于多种内脏痛,如腹部手术后疼痛、肠梗阻、胰腺炎痛、痛经、产痛等。
分类
药物
特点
阿片μ受体激动剂
吗啡
μ、κ和δ受体激动剂,对3个受体的作用强度依次减弱。
芬太尼
μ受体激动剂,为短效镇痛药,镇痛效价是吗啡的-倍,表观分布客积较大,反复多次给药易于蓄积,不宜作长期镇痛治疗药。
舒芬太尼
主要作用于μ受体,对κ和δ受体作用较弱。镇痛作用强,为芬太尼的5-10倍。起效快、蓄积小、对呼吸抑制作用小。
瑞芬太尼
μ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与α-1酸性糖蛋白结合,在组织和血液中被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
美沙酮
为长效的μ阿片受体激动药,镇痛强度与吗啡相当,但持续时间较长,镇静、抑制呼吸、缩瞳、便秘及升高胆道内压等较吗啡弱。耐受性和依赖性发生较慢。
哌替啶
主要激动μ阿片类受体,效价强度约为吗啡的1/10-1/7,作用持续时间短于吗啡。
羟考酮
是目前唯一的纯阿片μ和κ双受体激动阿片类镇痛药,对于内脏痛、癌性痛和术后疼痛有显著作用,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呼吸抑制作用轻微。
μ、κ受体激动剂、δ受体拮抗剂
丁丙诺啡
μ阿片类受体部分激动剂,以激动μ、κ受体为主,对δ受体有拮抗作用。镇痛强度相当于吗啡25-40倍,是哌替啶的倍。作用时间长,具有产生药物依赖、呼吸抑制风险低等优势。
κ受体激动剂、μ受体阻断剂
地佐辛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κ受体完全激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部分拮抗作用,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对δ受体几乎无活性。其镇痛作用与吗啡相似,呼吸抑制轻,有封顶效应。
喷他佐辛
主要激动κ、δ受体,对μ受体有弱的阻断作用,镇痛效价强度为吗啡的1/3,呼吸抑制强度为吗啡的1/2。对括约肌兴奋作用弱,胆道内压力升高不明显,镇静作用弱,成瘾性小。
布托啡诺
主要激动κ受体,对μ受体有弱拮抗作用。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8倍,哌替啶的30-40倍。成瘾性较低。
纳布啡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可与μ、κ和δ受体结合,对κ受体呈完全激动作用,对μ受体部分拮抗作用。镇痛强度与吗啡相当,且成瘾性小,少有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呼吸抑制轻微,有封顶效应。
注:拮抗μ受体,可减弱阿片μ受体激动剂引起的瘙痒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处理
不良反应
处理
恶心、呕吐
甲氧氯普胺、氟哌啶醇、5-羟色胺拮抗剂(格拉司琼、昂丹司琼、多拉司琼、帕洛诺司琼)、奥氮平、地塞米松
呼吸抑制(主要通过μ受体产生,与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有关)
静脉注射纳洛酮
瘙痒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布托啡诺、地佐辛、纳布啡等、昂丹司琼
缩瞳(与μ和κ受体激动有关)
长期使用者可能发生耐受,增加剂量仍可表现为瞳孔缩小。
便秘
缓泻剂无效,推荐甲基纳曲酮、鲁比前列酮、纳洛西酮、利那洛肽。
肌僵、肌阵挛和惊厥
①中枢性松弛药巴氯芬或阿片受体拮抗剂药可消除肌僵直。
②阿片受体拮抗药对阿片类镇痛药引起的惊厥有拮抗作用,但对哌替啶的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有致痉作用,对哌替啶所引起的惊厥作用较弱。
参考文献:
1.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邓超奕等.纳布啡在日间手术预防性多模式镇痛中的优势[J].华西医学,,32(11):-
3.郑虎.药物化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47-48
4.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0(2):-
5.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4(2):94-
6.北京市癌症疼痛管理规范(年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3(12):
7.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33(9):-
8.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7(4):-
9.老年慢性非癌痛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2(5):-
10.中国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版)[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5(11):-
11.耿立成等.地佐辛药理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医学综述,,18(23):
推荐阅读
1.阿片类镇痛药,可与哪些镇痛药联用?
2.指南解读
版乳腺癌NCCN指南更新解读
3.直播预告
CSCO肿瘤免疫治疗年会暨第二届广州国际肿瘤免疫治疗论坛即将在羊城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