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无接触消费厚积薄发金台资讯

有些空荡的货架显示了“方便菜”多受欢迎。

年终岁尾,疫情让沈阳这座城市变得不再寻常,一切日常生活也变得不同寻常。

特殊的城市生态带来特殊的经济生态和生活方式,一些因适应、创新而诞生的生活“变革”注定将被留下来,成为现在和未来生活的一部分。自即日起,我们开设“疫下·生活观察”专栏,去观察我们生活的变化与升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网络购物、直播带货、外卖送餐、网上问诊、在线教育、社区团购等以无接触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在沈城迅速发展,不仅参与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更在消费恢复、经济企稳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仅网上零售一项数据显示,年1-11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亿元,同比增长10.9%,成为带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延续回暖势头的重要力量。

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不断从现有经营环节和领域中衍生出的新链条、新业务,还在随时制造和激发着消费新热点,让城市经济充满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新型消费的发展还将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趋势、潜在的消费需求传导至产业链上游,推动着大中小企业协同联动,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1

新型消费快速补位

已是市民“老朋友”

街上人不多,不代表没有人逛街。疫情防控期间,上个月正式开门营业的长白岛万象汇里,线上订单纷至沓来。二楼东北角的优衣库门店,最近正在进行新年换新季促销活动,并于年12月31日启动门店急送免邮政策。“在手机旗舰店里,一千来件衣物、家居用品,随便挑。加到购物车里结完账,门店俩小时就给送到家里来,不喜欢的话还能30天无理由退货。”“岛民”于春影说,这几天,一家三口的家居服、拖鞋、床品,让她买了个痛快。

于春影是一名上有老、下有小的沈城80后,家里大小事务都由她操持。在这场新旧时节交替的疫情防控中,她的生活场景和消费轨迹,95%以上搬到了线上:三顿饭的食材、水果、零食,全是线上下单买的,周边的大润发、地利、新隆嘉全部提供配送服务,还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的社区团购;日常生活用品、衣物,着急的就通过外卖平台在家里下单、找跑腿代购,不着急的就在淘宝、天猫下单;孩子的早教班、英语学习班全在线上上课;有一些跌打损伤的小毛病,或慢性病的常用药,就在网上在线问诊,家边的几个药方全都能在线下单买药;开车上班需要加油时,也是手机移动支付;日常消遣时,她拿着手机‘逛街’,老公跟着线上教练一起健身。

其实,对于春影来说,生活几乎实现了%的线上化。剩下的5%,她笑笑说,是新年期间帮助尚未养成手机支付习惯的父母,去银行ATM机上取现金。

把于春影家的生活放大百万倍,几乎就是大部分沈城居民的生活面貌。

自去年初疫情发生以来,沈阳不同类型商业主体加快向线上迁移,迅速补位传统消费模式在疫情中受到的冲击,以适应居民消费模式发生的变化。

如今,一张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立体消费网络已经覆盖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各个场景:

购/物

生鲜买菜:来自外卖平台上的不完全统计,市内可提供在线下单、骑手配送的蔬菜水果店约两千家。市区部分核心点位,周边提供配送服务的生鲜门店最多可达家。

日常用品: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均提供在线销售服务;同时,全市还有数千家小型超市便利店接入外卖平台。

社区团购: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美团旗下美团优选、滴滴旗下橙心优选均已进入沈阳,京东旗下社区团购项目也将于近日在沈“开城”。

餐/饮

目前沈城有约万家餐饮企业接入外卖平台,提供线上服务。部分餐饮企业更是开通夜间外卖服务,沈阳外卖夜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十位。

支/付

移动支付用户:来自支付宝平台数据显示,沈阳市拥有约万用户,占城市常住人口的七成以上。

消费金额:来自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年1月至2月间,30岁以上消费者的电商消费份额增加了11个百分点。“双十一”期间,沈阳市民在淘宝、天猫、饿了么、口碑、飞猪等网络平台的消费金额为47亿元,而上年“双十一”为25.4亿元,消费增速居全国前五位。

医/疗

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均已在沈阳上线提供服务,可在线问诊、开方,并下单购药。阿里健康平台通过饿了么直接对接居住地周边药方,最快可实现半小时内送药到家服务。

教/育

去年上半年的“云开学”让各大电商平台学习类电子产品俏销,部分产品在沈一度断货。苏宁易购平台上,学习所需的电脑、平板、学习机、打印机等设备销售快速增长,其中学习相关打印机增长迅猛,同比超%。京东平台上,打印机品类销量同比增长%,学生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

休/闲

烘焙:疫情意外催火了家庭烘焙消费。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上半年,烘焙原料同比增长10倍,电烤箱、厨师机、电动打蛋器、三明治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

健身:疫情期间电商平台运动器材销售开启了“火箭”模式。京东平台上,去年上半年,自营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增长近6倍。仅春节期间,平台上跳绳成交额就同比增长56%,哑铃同比增长60%,拉力器同比增长%。

保/障

网络:线上消费离不开良好的网络支撑,沈阳市是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5G基站数量约万座,用户数超过万,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万户。

配送:线上消费力的爆发,需要强大的快递物流和即时配送体系进行支撑。沈阳市于年底入选第二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约有2万名快递从业人员为市民提供配送服务。同时,各外卖平台上有约一万名骑手小哥来满足市民的即时配送需求。

2

创新融合应对变化

夯实城市抗压能力

新年伊始的沈阳,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全市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大规模新型消费需求再起。

1月6日,一直以线下体验式销售为主的宜家沈阳商场推出“线上真人客服”,一对一陪伴式购物,消费者想买哪件商场里的商品,直接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mjyf/104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