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部古籍文献入脑,4万中医成分开药方,

        

从有问必答的大模型,到吟诗作画的大模型,大模型如何求医问药,尤其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药,也收入人工智能(AI)的智囊之中?

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数智岐黄”中医药大模型,19日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发布。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中医药大模型是“中西医结合”模式,成为全面融合中西药数据与知识的智能系统,支持向量检索,精确提供生成式输出,以支持中西医药物研发与医疗决策。从参数量来看,不论中医还是西医的“智库”均拥有亿以上参数,在同类大模型中堪称最大规模。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体验了新的大模型,随机考一考它。比如简单提问:“乙流吃什么药?”它在不到10秒之内快速解答:“乙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中医认为乙流属于‘外感风寒’范畴,治疗时可以采用中草药和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它开出4个药方,包括4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和中草药:防风通圣散、桂枝汤、荆防败毒散和羚羊角冲剂。另外,它也提醒:需要根据个人病情和体质进行选择和调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据悉,“数智岐黄”中医药大模型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临港实验室、华润江中现代中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发,由陈凯先院士和钱旭红院士作为项目总指导。它的“大脑”装下海量知识库,其数据基础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著名中医典籍及多本古籍和中医药文献为核心,形成高质量的中药知识图谱,涵盖超过种中药材、超过4万种中药成分、超过1.8万种靶点、超过种疾病等,基于这些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构建起万个节点及3.2亿个关系对。

在研发过程中,该大模型采用四层递进的训练方式。从预训练到监督微调,进一步从奖励模型到强化学习,实现从宏观的中药、方剂、证候,到微观的疾病、靶点与药物成分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团队不懈努力和医药专家评估,“数智岐黄”大模型持续提升其回复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和有益可信的答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数智岐黄”中医药大模型之前参加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模拟考试。这项考试对于真人医师也难度很大,目前接受测评的各种大模型基本在“及格线”上下,比如GPT4的准确率为59.86%,GPT3.5为43.98%,而“数智岐黄”则为66.91%,首次通过了这一执业资格模拟考。

目前,作为垂直领域应用的大模型,“数智岐黄”已形成网页版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mjyf/122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