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治未病,未雨当绸缪”,典出《神农百草经》,该书托名“神农氏”尝百草后所作,实成书于汉代,不过书中确有许多远古流传下来的医理和药方。尤其在古代医疗条件很落后的情况下,“良医治未病”的防治理念,弥足珍贵。
在先秦道家奇书《鹖冠子》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魏文侯询问名医扁鹊家族行医状况,扁鹊回答我有个大哥医术最好,能在人发病前就预先防护,提前下药铲除病根不让病发作起来,但名气最小。二哥医术居次,能在病刚发作就控制住、治疗好,但人们以为他只能治些小病,所以名气也不大。我医术最差,治疗的病人都是重疾缠身、病入膏肓,有时敷药、穿刺忙碌一番能治好,人们都以为我是个能治大病的神医,谁知道我是三兄弟中医术最差的呢。
《鹖冠子》不是史书,所以这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其中的道理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成语“曲突徙薪”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有邻居劝主人把烟囱弄弯曲免得火星回落,同时把烟囱下的柴草移开,以免发生火灾,主人不听。结果没几天果然因此发生了火灾,家人邻居忙忙碌碌好不容易平息了火灾。救火者就像是扁鹊,而事先提醒的那位邻居,就像是扁鹊的大哥。
神农氏是远古农业和医药的始祖,详见于《周易·系辞》和《史记·补三皇本纪》等,还是有相当可信度的。就像远古农业无非是比最原始的“刀耕火种”提升了一点效率,比之现代农业仍然是很落后很低端的,远古医药也同样如此,比之现代医药,它当然会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但它毕竟是在往治病的方向走,它不是去求神问鬼,而是去实验各种药方和治疗方式,并相应保留医疗成果传承后人。或许现在看来很幼稚,但要说古代医药是“伪科学”,我很难赞同。
当然,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医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这“骗”,其实从“神农鞭百草”就已经开始了。采草药时为了防止被虫蛇所伤,所以用棍、鞭拨打草丛,是很正常的防护措施。但非要传说成神农氏用一根神鞭鞭打百草,从百草的不同反应,从而全部了解了它们无毒、有毒、寒热、温凉的性状。这“骗”术,是来自于神农氏本人还是他的拥趸,不值得深究。但在研究中医时,一定要明白,虽然中医典籍中仍然有许多待挖掘的宝藏,但“骗”术,从中医的源头,其实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