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结构形成五年内药店业格局将大洗牌

只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4+7带量采购已经覆盖了全部医保定点药店,医保药品的降价效应波及药店非医保药品并带来强烈的降价预期,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严重考验着药店的采购体系,期待中的处方外流并没有如期到来,受新冠影响正在改变着的消费习惯则导致药店网上销售额数倍激增……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让药店经营者深感压力山大;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整个行业开始步入成熟期、政策趋于稳定期,在行业指标保持增长的同时,孕育着更多的商机与希望。

必须重视出现上述变化的新时代背景:在专业服务越来越被重视的前提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创新技术,正在倒逼这个行业加快创新,向创新寻求增长点,行业环境也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等创新科技所改变。对药店业来说,回归初心的专业服务很重要,这是药店的立足之本,经营不断创新更重要,这是行业的活力之源。

新时代催生新零售模式

表面上看,药品零售业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但静水流深,药品零售市场平静的表面下其实处处惊涛。是“新时代”拯救了药品零售业,也让“过饱和”的险状得以平稳过渡。

在度过了前些年高达10%、20%的超常规发展之后,我国药品零售业已经进入慢增长阶段。从近五年全国药品零售市场的规模及其增速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清楚我国药品零售市场近年来的现状与趋势。根据专业媒体统计调查,近年来我国药品零售市场虽然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但增速持续下滑,~年间全国药店销售收入增速分别为10.19%、9.41%、9.24%、7.49%、6.40%。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零售药店总数不降反升,据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截至年底全国共有零售连锁企业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9.0万家,零售药店23.4万家。全国零售药店总数52.4万家,比去年官方发布的“截至年11月底全国共有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5.5万家,零售药店23.4万家”多出了3.5万家;药店连锁化率则继续保持了逐年提升的态势,由年的52.15%提升到年底的55.34%。零售药店的店均服务人口基本保持了稳定,年店均服务人,与发达国家的店均服务人差距明显。

不难看出,我国零售药店业正在出现“过饱和”状态,以致业内多次出现“现有50多万家药店未来或有一半左右将倒闭或退出”的言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不时地发现一些有悖常理的药店经营行为,其实就是“过饱和”现象严重干扰的结果。譬如某些处方药品种,药店的售价比实行零加价率、带量采购的同城医疗机构相比还低(药店牺牲个别常规性品规,以吸引客流进店);一些地区的部分药店明明经营不善,店老板却坚持逆势开新店(目的在于增加门店数、扩大销售规模,以便在被并购时有更多话语权和更高估值);“东北药店王”成大方圆毅然决然地一次性退出市场(区域龙头抓住高估值机会,实现变现退出)……表面上看,药品零售业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但静水流深,药品零售市场平静的表面下其实处处惊涛。

是“新时代”拯救了药品零售业,也让“过饱和”的险状得以平稳过渡。

首先,即使是店均服务人口在人左右,不到西方发达国家药店服务人口的一半,但药店的日子还算好过,并没有出现行业性的亏损,百强药店的毛利率维持在28.80%,净利润率则保持在3.81%的水平,虽然同比均有所降低,但比零售业的毛利率、净利润率要高得多,其原因正是由于药店更加注重了专业服务的缘故。

第二,DTP、慢性病、新特病等专业药房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开花,这些专业药房无一例外具有高客单价、高单品价、高忠诚度等特点,拉升了药店业的毛利。

第三,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将基层药店逼到防疫第一线、坚守防疫与药品销售的同时,也显著改变了消费者的药品消费习惯,再加上国家多项政策支持,尤其是“互联网+医保”新政的落地、电子处方获得医保部门认可等,极大提振了网上药店的销售额,今年5月受疫情影响,多家武汉连锁药店及与“互联网+医院”对接的定点药店的网络购药翻了5~10倍,即使实体药店恢复了正常营业,网络销售仍比去年同期翻了5倍左右;由疫情催生消费习惯的改变,正在加快药品新零售领域进化,网络销售在药店的占比有望提升到25%~30%。

第四,随着医药电商逐步正常化,“线上销售+线下服务”正在成为主流模式,而药店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目前很多药店都开设了“网订店取”“网订店送”业务,其中很多区域药店成为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伙伴,对今后开拓电商业务是非常有利的。

第五,可以确信,在国家已经出台文件支持处方外流的情况下,处方外流将是大势所趋,由于外流处方全是电子处方,通过处方流转平台,药店要想更多承接处方外流,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持与依托。

新时代造就新竞争格局

五年内我国药店业格局将大洗牌是大概率事件。

药品零售业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造就了我国药品零售市场今日的整体格局,这就是:百强企业以亿元的销售额、占比46.08%成为整个行业的中坚力量,也成为我国药店业的主要增长引擎;重点头部企业、全国性龙头之争却在暗中较劲,出现了国大药房等全国性龙头疾跑、一心堂等上市连锁猛追、漱玉平民等区域龙头争先上位的竞争态势;部分中型区域连锁精耕细作、精细经营,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盈利力,以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得更长久一些,还有的中型连锁埋头选址开新店,一方面壮大自身规模,一方面通过卡位提高外来者的进入门槛,目标是有朝一日被并购或转让,能够卖个好价钱;更多的中小微药店甚至单体药店、边远地区药店等,则通过错位竞争、渠道下沉、填补空白等方式找准自己位置,在夹缝中求生存,虽然也有一定的利润,但监管形势与生存环境、业内竞争等,决定了这些小连锁与单体药店以求生存为主要任务。

显然,我国药品零售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典型的金字塔形结构:

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扎根基层的各类中小型药店、单体药店,以多家小型连锁及23.4万家单体店为主;其特点是旗下门店少于50家或只有单店,年销售额千百万元,最多不超过1亿元。历经大浪淘沙,这些药店已经形成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相对固定的顾客群,再加上“船小好掉头”,以原生态方式野蛮而顽强地生存。

第二层是中型连锁药店:总数在家左右,门店规模一般在~家之间,销售额可以达到数亿元。这些药店往往在各地区扎根多年,在市场培育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受地域、人才、管理等限制,再进一步发展为区域大型药店也有很大难度。其中一部分有可能被急于上市的区域连锁以合适的价格收购,另一部分则作为我国药品供应体系的基石继续在第一线奋斗。

第三层是区域连锁、区域龙头:总数在50家左右,规模上一般有着数百或近千家门店,年销售额可达到几十亿元。在整个行业格局中,区域连锁承上启下,是我国药品零售业的中坚力量,也承受着相对大的压力,具有主动做大做强的驱动力,因此往往是激活市场的“鲶鱼”。

其中一部分有着扎实的管理基础,善于借助联盟、新工商合作等契机上位,在省内拓展巩固根据地后不断向区域外扩张,再加上资本的加持,就会发展成为区域龙头。区域连锁、区域龙头是药店业并购重组的生力军,四大上市连锁走的就是这条道路。

最顶层的是全国性龙头、准龙头药店:总数在10家左右,一般有着几千家门店,销售额以百亿元计。这些药店通常资金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充足,抗风险能力较强,是在全国范围内纵横捭阖、并购扩张的主力军。

除了最顶层、最底层这两层相对固化、稳定外,我国药品零售市场的竞争格局尚存在很大的变数。这就是:全国性龙头要领跑拉大优势,准全国性龙头要上位成为全国性龙头,区域连锁龙头要做大做强并蝶变上市,而低层的中型药店,除了要应对中小型药店、单体药店的蚕食,还希望发展成为中型药店。活力涌动,格局变化,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行业的推动。

格局是用来打破的。虽然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但五年内我国药店业格局将大洗牌是大概率事件。谁能胜出,既取决于能否把回归专业本质的“1”之“盾”巩固得更坚固更有特色,也取决于能否把全力创新的“e”之“矛”打造得更锋利更有竞争性。在这个过程中,药品零售业的产业集中度再提高20个百分点,最终达到75%~80%是可以预见的。

新时代呼唤新工商合作

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工商合作,侧重的是基于创新背景下药品零售产业链各方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图。新工商合作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双向推动,精准化,效率优先。

新型工商合作是近年来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药终端始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zyyf/76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