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效方
近年来,抑郁症逐渐成为危害全球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成为老年期常见的精神疾病。医院老年病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疗效显著的治疗老年郁病的方法,并逐渐发展为科室特色,帮助广大老年郁病患者扫除心中阴霾,积极面对生活。
潜心研制解郁散深受患者好评
医院老年病科自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老年郁病的研究与治疗。科室从郁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疗效等多个方面出发,潜心研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在中医学领域被称为郁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郁病患者临床表现通常为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卑抑郁,悲观厌世,伴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郁病患病人群为全年龄段人群,主要分为原发性郁病和继发性郁病两种。”医院老年病科医师张晋铭介绍道,就老年郁病而言,原发性郁病患病通常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出现身体机能下降、工作生活环境变化,家庭社会需求感降低引起的心情低落,意志消沉等症状,而因为在其他身体疾病的影响下引起的与原发性郁病症状类似的郁病称为继发性郁病。
老年病科主任杜铁民为患者把脉
辨证论治
中医诊疗
经过多年的发掘总结,查阅医学古籍,科主任带领其团队结合大量临床实践,反复优化,最终制定外用贴敷结合内用药物配合针灸治疗的治疗方案。单是外用贴敷的方剂,科室就经过反复试验,在一次次尝试中总结经验,最终研制成用以外用贴敷的解郁散。
(张晋铭医师为病人做针灸治疗)
解郁散组成有肉桂,吴茱萸,大黄,玫瑰花,以上中药按照一定比例配伍,研磨成末,使用时用蜂蜜或米醋调和敷于穴位。“肉桂、吴茱萸具有温中行气的功效,大黄具有通府逐瘀泻热的功效,而玫瑰花则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整首方剂寒热平调,理气开郁,针对抑郁症患者肝气郁结,阴阳不交的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李史清说,该方子具有疗效稳定,作用平和,局部刺激轻微等优点,在临床使用中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对症用药为患者扫除阴霾
“郁病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用药也是因人而异的,在明确患者病因和病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对症用药,给患者最合理恰当的治疗。”李史清说。
李史清曾接诊过一名65岁男性患者,由于退休后工作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社交关系逐渐淡化,心理出现落差,导致情绪低落、精神不振、身体疲惫,间歇性暴躁易怒,同时伴有便秘、失眠等症状。“患者属于典型的原发性郁病,前期通过西医确诊为抑郁症,但服用西药过程中出现药物排斥,我们发现患者病情主要是由于阳气郁结引起,便以《伤寒杂病论》中的“竹皮大丸”为基本,结合外敷解郁散,以达到通阳开郁的功效。”李史清告诉记者,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病情明显缓解,三周后基本痊愈了。
“现在许多疾病以西药治疗为主,针对抑郁症的西药虽然有着强控制力,但副作用非常大,会使患者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对肝肾也会造成损害。而中医治疗,不仅不会让患者产生过多的依赖性,也会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李史清表示,通过中医方式治疗,配合针灸和内服中药进行调理,对患者身体负担会小很多,而且不会出现过多的依赖性。
一病一效方
中医药诊疗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难免会患一些老年常见病,进而可能引发郁病,也就是继发性郁病,继发性郁病情况通常较为复杂。这种情况下,中医通常会采用‘一人一方’对症用药。”一位63岁女性患者因患脑梗,引发卒中后抑郁。在用药过程中,李史清发现患者病情好转后,身体却出现皮疹,停药后,皮疹消失,郁病又加重。经过反复诊断最终明确患者病情是由“营卫不和”引起。
“人体要想正常发挥各种机能,便离不开营卫的充养,卫气畅达,心火通明是认知的基础,亦是情感、意志协调的前提。营卫调达,方可神形充盛,阳气调畅,方得郁结消散。”李史清遂采用《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方“桂枝汤”来调和营卫,患者治疗15天后情况明显减轻出院,后续经过两个周的巩固得以康复。
李史清表示,郁病治疗需要医生、患者、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遵循医嘱,配合医生治疗的基础上,患者自身也要保持乐观心境,坦然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变故,积极与外界接触,增加社会参与感,家属也一定要给予心理上陪伴、理解与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合理的治疗方案配合积极的心态,无论对于原发性抑郁还是继发性抑郁的患者,都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状态,让老年患者快乐安享晚年。
名医说健康
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李史清
普及医学健康知识,了解中医药诊疗
医院医院山医院
医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