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老师多家访,加强家校、村(社区)校沟通,实现孩子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3月3日,小圩中学村组-学校联席会召开。枫源村村支书、乡人大代表于传贤走进小圩中学开门见山道出当前学校存在的短板。
近年来,该乡于传贤等50多位乡人大代表、村委干部与该校构建了“村(社区)—校”献策教育“智囊团”,给村里孩子开展德育教育,还不定期到学校共商教育,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
“改善教师住宿,让老师安居乐业,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乡人大代表、联村支书李桂香通过调研,给学校稳定教师和人才的培养方面开出处方。
“要重视师德教育,更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才会培养品质好的人才。”乡人大代表、小圩居委会主任黄生江一针见血指出了当前师德建议。
“要抓住小圩与清塘合并、小圩移民点建设及乡镇城镇化建设的有利电动机,提质扩容,为适应今后学生数增多的需要。”
据统计,此次共收到50多份有关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学生管理、加大网吧游戏厅巡查的力度、前途理想教育、校园规划、师德建设等建议、意见。
“通过村(社区)—校德育体系的构建,现在不一样了,孩子们都在进步,上课睡觉的少了,缺交作业的少了,周末带书回家学习的也多了。”特岗教师涂黄如是说。
该校校长曾少华表示,人大代表、村委干部的建言献策,取得了社会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理解与支持,也不断让学校看到了不足,更为加强学校管理起到了鞭策作用。(刘光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