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不同,施灸有道阴虚体质一

艾灸具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呢?艾灸的功效,用古人的话来讲叫“药之不及,针刺不到,必需灸之”,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得了病然后,如果服药不收效,针刺不好转的话,必需要用灸,所以艾灸是中医里一种不可非常重要治疗方法,不仅可用于治病疗疾,还可用于养生保健,当然,在使用艾灸进行保健时,还需要根据体质、节气等选择不同的艾灸穴位和艾灸方法。

  

因体质而异,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出自华佗治病的典故。有一次,官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佗那里看病,病症都是头痛发热。华佗给两人把脉之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两人看了药方,非常奇怪,就问:“我们的病症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药却不同?”华佗解释说:“你们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病因却不同。倪寻是由于内部伤食而引起头痛发热,而李延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凉的缘故。这叫做对症下药。”

体质不同,施灸有道

在引起病因差异的因素中,人体体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首先是阴虚体质。如果说阳虚者的体内如同寒风呼啸的话,阴虚体质的人,体内就如同有一团烈火在燃烧。阴虚也即体内津液缺少。相对于阳气来说,人体津液属阴,犹如生命的泉水,滋润着身体的每个角落。如果津液损耗太多,就会造成身体的干涸,皮肤便不再水嫩,肠道也会犹如失水的河道,容易淤积成灾。

  

一般来说,阴虚中以血虚和肾虚最为常见,阴虚的朋友通常会容易感到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喜冷饮,舌红少津,有失眠、便秘、烦躁等毛病。因此,滋补养阴最为必要。选用艾灸疗法时,推荐灸足三里、关元、膏肓、太溪、肾俞,三阴交、涌泉、神门、阴郄等穴。在这里,以肾虚盗汗为例,简单分析一下。

  

中医认为,盗汗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所致。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夜里盗汗不是因为阴气充足,而是由于肾气不足,津液匮乏,不能涵养体内的阳气,从而导致阳气占了上风,相对过盛的阳气就开始蒸腾津液,从而发生盗汗,这就好比烧开水,随着热气的增多,水液就开始蒸腾散发,渐渐变少。

  

艾灸阴郄穴就能有效改善盗汗。灸起来很简单,用艾条悬灸该穴即可,每次10~15分钟。每天灸一次,或者隔日灸一次。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腕横纹上一横指处,是治疗心悸,心痛、自汗盗汗的要穴。对于盗汗来说,灸阴郄能激发经气,宁心安神,调节人体失衡,滋阴降火,使汗症趋于正常。

  

另外,在饮食上,阴虚者适宜清补。可以多吃一些香菇、木耳、南瓜、胡萝卜,鸭肉、鸽肉,鹌鹑等。少吃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煎炸炒爆的食物。锻炼上,可以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性的方式,不宜剧烈运动。

未完待续,接下来将继续为大家分享九大体质的另外几种,敬请期待!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mjtyf/102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