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为何对中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历经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然而到了清朝,中医学却陷入了“存”与“废”的争议之中。

清朝的一众大臣对待中医的态度也是大相径庭,其中以晚清名臣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的态度最为鲜明。

林则徐是个彻彻底底的挺中医派,他年轻时就喜欢与名医交往,尤其是对老乡名医陈修园,林则徐非常钦佩他的医术学识,交往中以侄自称,两人关系十分亲密,经常在一起畅聊医学见地。

成年后,林又与名医何其伟相识,当时林夫人罹患肝病,吃何其伟的药五天就给治好了,之后两人就成了莫逆之交。经常把酒言欢,畅聊世界局势。

两人交往中最大的成果就是中药方剂“林文忠公戒烟方”。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前一年,即道光十八年的奏书中提到过他的方子:“十多年来趁目睹烟瘾泛滥成灾,心中忧愤万分。经长时间寻访,采集了各种医方配制成药料,在禁烟及戒烟的时候,即施药给吸烟之人以治疗。其中经过多次实验,有效的药有丸方两种、引方两种,并且这几方药剂均未失传,名为剂酸丸方和补证丸方。”

林则徐还专门文撰写文章,叙述两方药剂的药理,对其做了清晰充分的解释。足见林则徐中医功底之深厚,他还考虑到了这两副药剂价格相对昂贵,所以他还研制了另外两个版本,价格非常便宜。

林则徐发家信嘱咐儿子刊印三万张,在坊间大力推广,结果效果极好,甚至三十年的中、重度瘾患者都成功戒除陋习。

“觉有病时,断不可吃药”——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尔体甚弱,咳吐咸痰,吾尤以为虑,然总不宜服药,药能活人亦能害人。然后传授儿子“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种曾氏养生秘诀。曾国藩坚信,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尽其在我。

他在给九弟曾国荃的信中,特意提醒,我不担心你的病,但我担心你总是轻率的吃药。在同治三年,他给曾国荃的信中依旧表示是他很关心曾国荃的肝病,并且依旧断言吃药治不了这个病。

但其实年轻时候曾国藩就得了严重的皮肤病,发起病来异常难忍,只能每天让自己小妾帮其抓痒才能入睡。而且他的皮肤病知名度很高,民间甚至流传曾大人是蟒蛇转世,所以每天都要脱皮。等到晚年,曾国藩又突然右眼失明,左眼病情十分严重,自述看字长如格物,疑似白内障。但就这他依旧是不吃药。

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篇废除中医的文章《废医论》,作者就是曾国藩当年殿试主考亲自选拔出来的。其中可见曾国藩的态度。

“有治人,有治法,不妨中外一家”——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中西医结合理念的人。

一开始李鸿章是坚定的国医派,但一八七九年,李鸿章的夫人病危,经中医诊治无效的情况下李鸿章向美国驻天津领事馆求助。后来美国副领事派了一名在华女医生前往救治,结果竟然治好了。

从此以后,李鸿章开始了对中西医优劣的思考,推动开医院,亲自主持了开幕仪式,并且现场提笔写下“有治人,有治法,不妨中外一家”。

他还在年亲自为美国传教士所著《万国药方》做序,他表示万国药方,这本书和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药方一样,都是便于查询的医书。

年,李鸿章赴日议合,结果被日本人一枪打在脸上。没造成贯通伤,但之后子弹就一直没有取出。直到一八九六年,李鸿章访德,医院检查身体,于是李鸿章有幸成为x光技术发明后第一个体验的中国人。

检查后他也见到了自己的x光胶片,看到了子弹正静静地镶嵌在他左眼骨下。他看到自己的头骨时非常惊讶,啧啧称奇,当即给x光做了一个一个非常优秀的翻译——照骨术。

相比林则徐和曾国藩,李鸿章的思想显然是更加现代化了。

话说回来,不论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中医西医各有长处,取长补短,才能走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mjtyf/107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