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写赢职场公文写作成长学院
周一到周日,每天上午7:30
陪你搞定公文、高效成长
·原创·第篇·前段时间,小赢看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的新书,书名非常有意思,叫做《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心花怒放的人生,何等潇洒惬意的状态,令人神往。
可是看看身边人,再看看自己,心花怒放,似乎是一种奢望。而且,这并不是个人或者一个小圈子的个例。就如彭老师在他书里提到的,过去的30年间,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也不少。
有一个横向对比的数据,让小赢印象深刻,在联合国的多年调查中,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在80-90多位徘徊。
我国是一个大国,但从幸福指数这个维度来说,我们的幸福感与大国地位、经济实力并不匹配。
而且,从小赢的亲身体验来说,很多时候,大家追求的并不是幸福感和意义感,而是金钱、名望、社会地位。
比如说,小赢刚到单位上班的第一天,就有同事惋惜地说,名校毕业、怎么不去高大上的金融行业挣高工资,到体制内亏了。
再到每次职务职级提升的时候,总归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得到提拔的志得意满,榜上无名的自怨自艾,小赢也曾有过围观别人职务晋升的羡慕和不甘。
很多时候,一个人幸不幸福,其实大家并不是十分关心,也没法直观判断。但挣得多、挣得少,职务高低则有着非常简单的评价标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于是,大家都在着急、焦虑、攀比、烦躁,如果不追赶就要被抛弃。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似乎真的是一种奢望。
那么,我们就该放弃吗?只能憋屈地在职场里苟且吗?我们只能过着一种压抑、不幸福的职场生活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去追寻并过上属于我们的、心花怒放的职场人生。
有了这个认识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该怎么办呢?
彭老师在《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一书中,给了我们解释和答案。
今天,小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智慧,活出一个心花怒放的职场人生。
彭凯平老师在获得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曾经面临一个重大的职业选择。
一个是申请美国大学的教授职位,但不一定能成功,而且薪酬很低;另一个是成为跨国企业高管,可以衣食无忧,但不是兴趣所在。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站在这个一个重要节点,你会如何做出选择?
如果是小赢,大概率会选择后者,因为成为高管,既有地位、又有金钱,能够给自己带来有品质的生活,才算对得起多年苦读。
很多人可能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我们选择了一个更容易被人认可、看起来更优越的职场发展机会。
但实际上,我们听从的不是自己心灵的呼唤,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