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毁掉孩子的六个药方之确保孩子成年后人云亦云不能独立思考。
一:和孩子成为死对头
二:完全没有理财意识
三:人云亦云不能独立思考
四:有明显的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
五:危害社会
六:成年后不能自食其力
一颗可预知未来的魔法水晶球,或者一颗出类拔萃能独立思考做出决策的大脑,如果二选一,你会选哪一个呢?毫不犹豫选择魔法水晶球应该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毕竟独立思考的目的本就是为了利用既有信息推演未来更好的做出当下的决策,既然水晶球可以直接看到未来,何需再去推演未来为当下做决策了。只是愿望很美好,这样的水晶球并不存在。人从出生到死亡,从零花钱怎么花到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到工作,再到婚姻,我们时刻都在被动或主动的做决策,要么判断题,要么选择题。孩子们进入社会前如果没有受过独立思考的训练,就如同没有受过价值投资训练整日看着K线跟着消息追涨杀跌的股民一样,短期也许有赚有亏,但长期9成的人一定是亏钱的。有人可能会说有父母帮助孩子把关即可,先不说父母的决策是否与孩子的内心诉求完全一致,难道父母就没有糊涂的时候么?你能保证15年后你还能完全跟得上时代发展么?越老越糊涂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除了芒格这类极少数智人外,大多数普通人逃不过越老越糊涂的宿命。彼时帮助孩子们把关又何从谈起呢?如果孩子们成年前能独立收集信息,能够独立分析既有信息推演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决策,能了然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过是概率问题,并且重过程轻结果,不论结果是好是坏,我就认为这就具备了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了。如何让独立思考成为一种人生习惯,独立思考的大脑是否可以通过训练得来呢?这里先不做回答。但是如果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能严格做到下面5条,一定能帮助孩子成年后养成人云亦云不独立思考的习惯。1绝不训练孩子如何有效收集信息的习惯2剥夺孩子想要发表见解尤其是不同意见的动力3确保孩子养成依赖而不愿独立决策的习惯4绝不训练孩子决策前充分调研的习惯5绝不帮助孩子建立好坏是非标准1绝不训练孩子如何有效收集信息的习惯如果把大脑比作电脑的CPU,显而易见在没有数据输入的情况下却要它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就无从谈起。下面3条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请一定不能让孩子们知道。a)没有阅读书本的习惯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相对于网络文章的只字片语,好的书本不仅能讲清楚作者的想法,它们往往能为论点提供翔实的论据,让读者自己就能得出结论,阅读这类书籍是最有效的信息摄入途径。b)不主动结交专家朋友的习惯结交在某方面比自己厉害的人做朋友是获取有效信息的极佳途径,甚至某些时候这比阅读要管用的多,这点我本人是深有体会的,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万卷书,诚不欺我。其实朋友不一定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网络上论坛里也是卧虎藏龙的好地方。
c)没有网络检索的习惯2剥夺孩子想要发表见解尤其是不同意见的动力。如果大脑的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分析能力一流,但无法输出,那再出色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形同虚设。先不论发表的意见是否正确,敢于发表见解是第一步。工作中,敢于就工程问题发表意见或者下结论是从初级工程师向资深工程师进阶的第一步,无论结果对错,你必须先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观点都没有如何期待你能出色的带好项目带好团队了?要让孩子排斥发表见解,请父母们一定要按照下面2条来教育孩子。a)要求对父母对老师绝对服从,做个听话的乖乖仔。b)孩子发表见解的时候讥笑嘲笑打击孩子。确保孩子即便主观上愿意发表意见但是由于害怕出错被骂,出丑和失败,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发表见解了。3确保孩子养成依赖而不愿独立决策的习惯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么一类人,他们平时能很熟练的处理日常工作,但是一旦遇到新问题需要他们做出决定或选择时,他们就束手无策,往往第一时间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转手把问题丢给上级寻求帮助。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可能并不是因为解决问题能力不够,原因很可能是他们从小到大习惯了被动生活,习惯了依赖。做棋子是他们的舒适区,他们在这个区域过的很自在,但是让他们转变角色做棋手去下棋他们就无所适从了。想要把孩子独立决策的能力扼杀在摇篮里的父母,请一定要想法设法遵守下面2条让孩子养成被动生活的习惯。a)父母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上不给孩子独立决策的机会。b)坚持填鸭式教育把被动接受写入孩子的基因填鸭式教育的两个基本特征是:1)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将教育理念传播给孩子,其不需要进行思考,只需要强行记忆就可以了.2)短时间内做到大量的知识的累积(急功近利).这个过程不需要独立的创造性,只要一味的配合就可以了,怎么想的不重要,被动的接受就行。题海战术(或者叫背诵答案题型)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如果坚持填鸭式教育十几年如一日,一定可以确保把被动接受写入孩子的基因,养成被动接受的生活习惯。4绝不训练孩子决策前充分调研的习惯5绝不帮助孩子建立好坏是非标准我们承认决策的过程比结果重要,但是决策好坏的评价标准却是不能忽略的极重要的一环。有了标准才能有效的复盘,要么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决策机制,要么吸取教训避免下次踩坑。但是标准的好坏是非却不容易统一,往往因人而异。但是毫无疑问,常识就是最朴素的标准。smart的人,学习就有机会更好,学习好就有机会读更好的大学,大学好就有有机会做更好的工作。这些就是最朴素的常识和标准。a)确保孩子与社会脱节,不懂常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具体可以参考前文:确保孩子不能自食其力的药方。b)绝不能让闺女知道什么是好男人。c)绝不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工作。不能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一定不是好工作。投入和回报不匹配的工作一定不是好工作。与上述确保孩子成年后人云亦云不能独立思考5条相反,要想帮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对应的参考下面5条,那些为了确保孩子成年后人云亦云不能独立思考的父母请一定不要执行,否则可能前功尽弃。
1训练孩子有效收集信息的习惯
i)培养孩子们阅读书本的习惯。幼儿养成睡前故事的习惯,开始识字的孩子可以先进行阅读能力测试,在匹配孩子阅读水平的书籍中选择孩子喜欢的书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个越早越好。ii)主动示弱,让孩子养成查阅图书,网络检索的习惯。iii)每周预留孩子和小伙伴玩耍的时间。询问她各个朋友的长处。iiii)带孩子认识各行业的专业人才。可以从身边的亲友甚至专业的保险经纪,房屋中介开始。2让孩子自信的发表见解尤其是不同意见
i)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一员,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ii)主动示弱,故意就某事询问孩子意见。iii)对孩子的见解无论正确与否都先对其态度给与肯定。3确保孩子不要养成依赖心理,把独立决策当成喝水吃饭一样的习惯
i)建立家庭有偿生活制度。请参考前文:确保孩子成年后不能自食其力。ii)教育杜绝急功近利,杜绝填鸭。极端的例子是强迫孩子3/4年级就提前学完小学所有课程,这不正是填鸭的典范么?iii)提前预习课本,带着问题去上课。iiii)通过游戏训练孩子习惯于做决策,乐于做决策-打扑克(7岁)/玩大富翁(8岁)/德州扑克(12岁)4训练孩子在做决策前充分调研的习惯i)养成决策前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习惯ii)让孩子规划旅游行程。iii)和孩子一起参加各中学开放日,列举各学校优缺点(10岁)。5帮助孩子建立好坏是非标准
以身作则给闺女树立何为好男人的标准:和妈妈一起做家务/重要日子给妈妈买礼物买花/每天拥抱妈妈/特别尊重闺女的想法和意见/特别努力工作/学习好/理财好/仅仅体育好是绝对不行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