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健康才能奔小康,无健康小康终是糠

写在前面的话

近日,网络曝出一份河南省通许县“朱砂镇全体乡村医生辞职报告”,文中称由于“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上级拨款越来越多,到村医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工资发放不到位,上级层层克扣”等原因,导致村医生活难以为继。

7月7日,同样是通许县,网络上又新曝出一份该县“大岗李乡全体乡村医生辞职报告”,这份报告中有28名村医集中签字并按下手印。

7月8日,通许县人民政府针对上述辞职医生反映的问题发布通报称,经了解,村医的主要诉求是负担过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和基本药物补助资金拨付迟延;调查发现,此事反映出县有关部门在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等资金方面存在迟延,影响了基层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7月9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发言人宋树立就河南通许县“村医集体辞职”一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已经要求河南卫健委立即调查核实情况,无论问题出在哪个环节都要调查清楚,立即整改。

针对乡村医生的薪资待遇及相关医疗福利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还表示,问题是存在的,但是正在解决之中。目前,国家从制度设计上做了妥善的安排。他介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和发展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也要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乡村医生的水平,解决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让村医更好地为农村居民的健康服务。今年年底要消除医疗服务机构和人员不满意之处。

卫健委官员的回应切中了乡村医疗的痛点和病灶,既熬了治急的汤药,也开了扶本的单方,这对于羸弱经年的乡村医疗来说,不失为对症下药。对于《命若琴弦》20多年前提出的难症,也算是悬丝诊脉,隔空抓方。

看得出来,村医集体闹辞职,肯定是权益受到了大损害,生活遇到了大难处,不然,谁会闹这一出呢?当地和有关部门能够及时予以回应,并表示要妥善解决,态度积极。由衷期待尽快有个好的结果,让村医的权益得到合理合法地维护。但重要的是,需要针对此类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满足于息事宁人,也不能什么事都要等到闹出“事件”、引起舆情发酵,才来迅速处理。先治标肯定是必要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治本。

全面小康不能没有全面健康,全面小康当然包括全面健康。乡村医生不仅在守护农民的健康,也是在补齐补强全面健康最薄弱的环节和最脆弱的短板,是实实在在地在为全面小康作贡献。那么,保持他们的良好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岂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岂不就是在帮农民、护农民?!

所以,为了农民,让村医有个好心情吧!

命若琴弦

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不过那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事了。如今,村上的人过世,行的却是旧礼,连续不断的鞭炮声恭送着亡者入土。可怜的人,他这一辈子可真辛苦,在大地上滚打摸爬了几十年,受够了烈日的暴晒、风雪的鞭打和病痛的折磨,现在,一切都停止了,大地一片宁静,航海的人终于上岸,流浪者回到故乡,忙碌了一生,终于长眠。

人的生命真是脆弱,乡村中的人的生命更是如此。他们疲惫的身体经受不住病魔的一丝惊扰,就像一座不设防的城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魔长驱直入,最后将城堡毁灭。善良的村民们常常只因一些小病而撞进了死神的魔掌。他们对病魔很轻视,偶尔得了病,只要不影响劳动,他们一般就不去理它;如果病情加重,身上疼痛,则去乡村医生那儿打两针,吃两片止痛药了事;如果得了重病,他们干脆认命,乡村医生也劝其家人赶快给病人吃点好的,早日准备后事,即使这重病在大城市并非绝症,他们也很少愿意进城去花钱治疗。因为进大医院看病不一样,车旅费就是一大笔钱,医院的巨额医疗费。动辄成千上万的费用,这叫人年均收入大多几百元的农民怎么掏得起?

有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她从中年时就得了病,这么多年一直病歪歪的,现在儿子打工的城市可以一次性手术去病根,她感到了重生的希望,但她听说光手术费就要二千元,还不算术后的复原药费时,立即绝望了,“我都快六十的人了,还花这么多钱治病,不治了,反正治好了,也活不了几年!”话说得很平静,听的人也不是不以为然。是的,她都届花甲之年了,挣不了钱怎能再花钱,儿子已经分家另过了,他打工虽然挣了几个钱,可儿子还要养活自己的妻儿,还要建自己的房子。而老伴呢,一年种地收入也不过几百元,管两人吃喝而已。所以,她放弃了治病的良机,像平常一样地生活、劳动,病情重了,就在床上躺两天,说不定哪一天,她躺着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这件事在乡村中很常见,如果卖房子卖家当去为亲人治病,其危险性农民看得很清楚。病治好了,钱花光了,今后生活也就惨了;治不好,钱白扔了,家人以后怎么生活?由于有这一忧虑,我们就能明白他们对待病人的那种冷酷和对亲人病逝的平静。

有位青年农民一天午饭后堆柴垛,也许是吃饱后用力过猛的原因,他就患上了肠胃病,从此不能干活,经常躺在床上。一个活蹦乱跳的壮汉,你叫他怎甘心做一个废人?他哀求他的两个兄弟,花点钱给他治病,他病好后,愿意给两个兄弟“当牛做马”!但是,他的两个兄弟除了种田没有一毫其他收入,收获的粮食仅够自家吃用,你叫他们哪里拿钱去为兄长治病?他们只能有好吃的就给可怜的大哥吃点,静静地等待兄长的痛苦声慢慢低微,最后油尽灯枯。在城市人看来,那位壮汉的病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完全可以治好,也花不了多少钱。可是站着说话腰不痛,乡亲们并不觉得他的两个兄弟冷酷无情。他们的原则是,身体健康时,大家你亲我热,既然不幸你得了重病,得首先为健康者的将来着想,不能在一个将死的人身上花冤枉钱。所以,既然重病缠身,你就认命了吧。

有位老人一辈子不愿意花钱请医生看病,病危时一连二十多天只靠清水度命,刚开始时,由于她本人的反对,家人没请医生,后来眼看老人日渐虚弱,家人害怕了,赶紧请医生来看,乡村医生立即给老人输葡萄糖,并嘱家人赶紧准备后事。输液后老人清醒了,说了一句令亲人永感自责的话:“贼后安枪!”意思是遭了强盗抢劫后才想起安一枝防盗枪,也就是说人都快死了,才想起请医生,一切都来不及了。这个家庭并不是不愿意花钱为老人治病,只是多年穷苦,乡村对生病的冷漠习惯使他们没有把病魔放在心上,及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早已晚了。

这个家庭还算好的,一般的人家,老人患了病,根本就不会请医生,一家人日夜陪着缠绵病榻的老人,等着给他(她)送终。其情其景,既冷酷又哀伤。看着自己的亲人无奈地死去,而自己又帮不上一点忙,你叫他的内心是怎样的苦痛。可是乡村的生存法则就是如此,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健壮的人活下来,病弱的人被淘汰。现实就是这样,由于农村资源有限,所以要特别珍惜,要把它用在最需要最有价值的地方。金钱在农村是最宝贵的资源,所以不能把金钱用在将被生活淘汰的病人身上。

这里有个残酷的例子:有位青年在家中执掌大权,父亲和弟弟都听他的,在村中也受人尊敬,可是有一天,他因恋爱受挫而精神分裂,从此就像痴人一样陷入一片沉静,再不说话,但身体并无变化。由于这一变势,家中的权力立即转到弟弟手中,他立即失去了尊敬,父、弟视之为废人,动辄斥骂,村人把他看作傻子,小孩子也戏耍于他;他干重活,吃差饭,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家人都盼着他早死,他们好少了累赘。这位“失心疯”的青年在沉静了几年后终于遂了家人的心愿,安静地死去。他的病情其实并不严重,只是精神受挫极度抑郁,完全可以治好,但他的家人“进化论”思想太严重了,以致过早地断送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可以看出,农民不愿意看病,最根本的原因是无钱。如今,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增加,而医疗费用却突飞猛涨,过去一般的小病药方也不过几块钱,如今动不动就几十元,得了重病,就是成千上万,你叫他们怎么拿得出?除了等死,他们别无他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农民由于收入低下,营养不良,劳动强度又大,所以极易患病,而患了病后,又无钱治疗,其后果要么长期生病,无力干活,无法增加收入,加大家庭经济负担;要么病死,使家庭少了一个重要的增加收入的劳动力;而家庭收入的减少,又会加大家人的营养不良,增加家人的劳动强度,而这又会增大家人生病的危险。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农民舍不得花钱治病是很不经济的,为了培养一个劳动力,社会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尽管是以家庭抚养的形式),如今,却因舍不得钱来给他治病,而轻易断送了他。你能说这是经济的吗?但我们不能怪罪农民,他们无钱治病。我们要问,他们那样辛苦为什么还无钱?为什么城里人有公费医疗,而乡村没有?为什么不在乡村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在人民公社时期,乡村中有过某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那就是合作医疗。那时候,集体拿钱培养一两个乡村医生,这两个乡村医生负责全村的医疗卫生。村民们看病,一般小病和急病全免费,慢性病报销30%医疗费,所以那时候,村民们都挺愿意看病。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化整为零,田地分到户,财产分光,再也无人为合作医疗提供资金。农村中的富裕户也不愿拿钱来办合作医疗。反正看病拿钱,他又何必拿钱办合作医疗呢?要说做善事,他们宁愿拿钱来帮助具体一个人,而不愿帮大家。没有了合作医疗,对富裕户没有多大影响,可对大多数村民们来说,可就少了一个健康保护神。合作医疗解体后,原先的赤脚医生变成了个体户,他自己开诊所行医,可同过去不一样了,如今的他,身上的商业气重了,赚钱成了他的目标。尽管村民们有病硬挺着,他多少还可以从小孩和青年人的感冒中挣一点钱,卖几片阿司匹林和止痛片,就足够使他们进入小康。

如果说当初听任合作医疗解体是个失误的话,那么现在到了该弥补这一失误的时候了。当然,完全恢复过去的合作医疗已经不可能了,但现在有了比过去更有利的条件。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完全可以从企业上缴的利润中提出一笔钱来给村民们办医疗保险,也可以国家、个人拿小头,集体拿大头来建立一个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将医疗保障社会化。

这样一来,村民们看病吃药就方便了,他们的健康就得到了社会的一定保障。而对大多数不发达的地区来说,乡镇企业水平低,或者就没有,那就不能指望集体出大头,可是为了几亿农民的健康着想,这笔钱就得由国家来拿。国家应该从预算中专门拨出一笔款项来建立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基金,至于这一款项的来源,完全可以通过提高特种消费税、集团消费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改变城市的公费医疗形式来解决,还可以通过减少楼堂馆所的投资来筹集资金。

当然,这只是设想,具体解决办法还得由专家和决策人士来拿。就是思来想去在不增加预算赤字的前提下,也想不出好办法来,也不能作为理由来拒绝实行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因为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我们的政府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所以我们不能坐视80%的人民因为没有医疗保障,而落到病魔的恶掌中。我们辛勤地工作着,历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无非就是为了全体人民包括农村地区的人民有个幸福的生活,而这幸福的生活,其前提就是有个健康的身体。

由于农村地区医疗的匮乏,村民们的健康时刻都在受到病魔的威胁。他们的生命,就像狂风中的火烛,随时会被吹灭;琴师手上的琴弦,随时会崩断。为了他们的健康,必须在农村建立特别医疗保险制度,因为一个社会80%的人口得不到健康保证,这个社会就不能说是健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mjyf/106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