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有些家长是越做越累,家庭教育的效果也越来越差,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越做越轻松。失败的家长往往总在抱怨孩子越大越难管,但成功的家长往往都会说,管孩子,就是孩子小的时候很费心,只要你在孩子小的时候付出了辛苦,帮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孩子越大,你就会越轻松。我们把后者称为智慧型家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智慧型家长呢?NO.1构建学习型家庭跟孩子在一起学习,但不是共同学习。余大姐在一家公司做推销员,她没有什么学历,但在儿子眼里,却觉得妈妈非常有文化。为什么呢?因为儿子只要一回家,就看到妈妈抱着一些专业书籍和销售类图书看。儿子看到妈妈那么用功,潜移默化,做完作业之后,看到妈妈还在聚精会神的看书,也就拿出老师推荐的课外书看起来。一次余大姐把几个客户约到家里来吃饭,非常专业的解答了客人的疑问,让他们痛痛快快地签了单。儿子被妈妈的专业精神震住了。作为家长就应该把自己的本事展现给孩子看,而且,还要让孩子亲眼看到这些本事是通过刻苦学习得来的。学习型家庭并不是让家长去做做不到的事情,更不是让家长做孩子的陪读。家长只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学习的耐力和能力就够了。大家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自己的父母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效率很高,那么,他自己如果不刻苦,或者学无所得,肯定会觉得很丢脸。智慧型家长并不是什么先知,他们只是把握了孩子的一种心理。NO.2尊重孩子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但不能无所不作为。黄老师是某中学的英语老师,儿子学习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但是,自从读了高中,儿子的个性就开始凸现出来。儿子有天跟妈妈说,不想读书了,要练武。黄老师听了很惊讶,这个昔日酷爱学习儿子如今忽然让他觉得很陌生。她知道,儿子已经进入他成长中最后一个逆反期了。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黄老师设计了一个方案。当儿子再次表达自己的愿望时,她装的非常开心和支持,当天就带儿子去书店买了很多拳谱、剑谱等武术书,还请了一位武术教师每天给孩子上三个小时的课,教儿子从基本功练起。三个星期后,她对儿子说:“儿子,在家里练太慢了,我们干脆退学,我送你去少林寺!”这时,儿子急了,说其实上个星期就想说了,自己不是练武的料,不去少林寺当和尚,还要好好读书呢!如果家长对于孩子的决定直接给予否定,那一定会激起孩子的反抗。孩子会认为家长根本不了解他们,如果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一味的去堵,那么两代人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家长采取疏导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欲擒故纵,可以暂时满足孩子的要求,并有意识地用事实去证明孩子的要求是过分的,或不适宜的,让他得到的同时又能看到自己的错误,孩子看到事实,不用怎么说服,自己也会放弃的。NO.3对孩子奖惩分明对孩子奖惩分明,但从不直来直去。老赵是全校闻名的好家长,当孩子犯错时,他从不批评。他孩子也犯错误,但从不犯相同的错误,人们纳闷,这老赵到底怎么教育孩子的?一次家长会上,老赵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人后算账法。他说他一直紧持三个原则,即决不当着人的面教训孩子;决不在气头上训斥孩子;罚必须罚得孩子心服口服,奖也得有理有据。他跟孩子签了一份合同,对孩子的各种行为规定了奖惩办法。当孩子旦犯错,他当面不说,回家后把孩子叫到只有他们两个人的书房里,让孩自己按照合同条款,该怎么罚。每次孩子都心服口服,而且也深深地吸取了教训。老赵是个智慧的家长,他明白了孩子已经上高中了,开始要面子了,训斥孩子和打骂肯定不行,还不好罚读书,或奖看电影、音乐会等,这样既可以起到了奖惩效果,又为学习型家庭添加了砖瓦。NO.4特别提示智慧型家长不可复制。会生孩子,不一定会当家长;能养孩子,不一定能教孩子;想教孩子,不一定能把孩子教好。所以,家庭教育一直是家长们面临的一个很难的课题。我们给出的建议是搭建一个学习型家庭,做智慧型家长。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按照本节我们说的做了,你就是一个智慧的家长了。从来没有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列举的例子和给出的方法只是抛砖引玉,或者是给家长提个醒,帮你打开思路。而你自己的问题,还得由你自己进行具体分析,那么开出的药方也一定是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