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第篇
跟语数外三科老师沟通完,时间已经转到了13:40,经过两个小时的交流,贾严皓妈妈开完了半期考试后的第一次家长会。
跟传统的家长会不同,这里的家长会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谈谈分数与排名,表扬或批评的场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这里的中心思想。
▲这样的家长会,在德普的小学、初中、高中都在进行。
人人都有一颗“彩蛋”
班主任(语文老师)潘老师的本子上,逐条记录着每个孩子这半学期的情况,以及通过这次半期考试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而贾严皓“基本功不够扎实”的问题也列在其中。
“比如语文写字,有的多写了一笔,有的少写了一划,“详”字认成了“样”字,这些表面上看是粗心所造成,实际上则是基本功不够扎实的缘故。”
▲老师们贴心地将孩子们的各方面情况整理成了表
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根据贾严皓的情况,潘老师开出了“药方”:基础不够扎实那就好好夯实基础。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加强练习。跟其他同学相比,贾严皓以后的周末作业就多一个“彩蛋”——额外的练习作业!
在二年级1班,这样的“彩蛋”很多小朋友都有,不过每个“彩蛋”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是加强语文的练习,有的是英语单词的拼写,有的则是数学计算。
个性化的才会是有针对性的,有针对性的才会是有效的。毕竟,学生不是复制品。
“一次考试的成绩说明不了什么,重点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老师们强调,跟暂时的成绩相比,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英语课上,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
“看得见的改变”
对父母而言,孩子的事儿就没有小事儿。从吃喝拉撒睡到吃穿住用行,无一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吃饭,是以前最让贾妈妈头疼的事儿。不仅挑食,不合胃口就不吃,而且速度慢,一顿饭半天都吃不完,最后还得大人喂。
而这些,来德普之后都得到了改变:可以自己速度地吃完饭了,可以自己刷牙洗脸穿衣服了,甚至在学校“光盘行动”环境的影响下,也慢慢尝试一些不爱吃但营养丰富的菜了。昔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独立自理起来也是惊人的可爱。
▲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制作教学道具
“另一个特别重要的是,身体素质变好了。”贾妈妈说,以前的贾严皓几乎是“发烧专业户”,只要是换季或者容易生病的时间里,他几乎都会生病,一生病就发烧。“但入读以来,就发烧一次,还是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时候,后面几乎都没生过病,明显感觉身体素质变好了。”
自信是贾严皓身上发生的又一个改变。这学期,当贾严皓回来说要竞选班委时,贾妈妈有些吃惊。知子莫若母,贾妈妈知道儿子慢热,心思细腻,比较看重他人的看法,因此在做事情时心理包袱就会比较重。
而这一次,他却主动站到台上去竞选班长,而且成功了。
▲竞选班长,自己为自己拉票
这在别人看来极其普通的一小步,只有贾妈妈知道,对贾严皓来说,真的是一大步。
此外,老师们还要求家长“打小报告”:只要孩子在家里有好的表现,都可以跟老师说,然后由老师在学校再次提出表扬。
尊重每个孩子,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意义。
▲开学了,摆个酷酷的pose。
“放手总是不容易”
“也有过怀疑和纠结。”明明可以就近读重庆市某重点小学,但最后却舍近求远地选择了德普,贾爸贾妈的决定,一开始就受到了周围朋友们的质疑。
“这看似不明智的决定,其实我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贾妈妈分析,如果入读传统重点小学,每天大概三点多就得接孩子放学,完了还要辅导孩子作业,而自己和老公工作忙,时间上根本挪不开。
“不少朋友选择作业托管机构,但一年费用算下来,其实也差不多,而且效果还不好。”同样是辅导作业,和培训机构托管机构的老师相比,天天看着孩子成长的科任老师,确实更加“知根知底”。
▲老师和孩子们
尽管做好了各种准备,但刚开始的情况,却狠狠地打击了他们。
年9月,贾严皓正式入学,开学一个月,他便哭了一个月。每周返校时就开始哭,从家里到学校的几十公里路程,“我不要去学校”是贾严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也动摇,也心疼,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我们不可能保护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会离开我们,他需要学会独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时光总会回报那些有坚持的人。国庆节后第二周周六,贾严皓突然在家里感叹,“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去学校啊,在家里好无聊啊!”贾妈妈至今都还记得自己听到这句话时的震动,她知道,在孩子身上,有些东西,正在改变。
▲贾严皓在运动会上
“蜕变后的甜”
期末班级聚会,全班做了一个游戏:每个小朋友和妈妈互相说出想要对彼此说的话。“希望妈妈以后开车不要看手机,要注意安全。”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从儿子嘴里说出,让贾妈妈感动得泪眼婆娑。
春节朋友聚会,在大家都在抱怨“孩子读书父母压力大”的时候,贾妈妈在一旁有点插不上话。朋友们口中的问题,“刚上小学进度快跟不上”、“天天辅导作业人都老了”、“学拼音时,老师天天公布听写排名,压力大”等,她都没有遇到。
用她的话说,“感觉自然而然地,他就会认这么多字了。周末回来作业几乎都会写,自己完全没有去操心。”
有因才会有果。贾妈妈的“不操心”背后,是老师们更多的“操心”。
“一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星期三,我去学校看他,当时他们正在食堂吃饭,班主任潘老师过去看他们,一群小朋友看到潘老师,就跑过去叫她‘妈妈’,然后争着抢着抱她,当时看到这一幕,就觉得这个学校是可以让人放心的,这么短的时间里,老师和孩子之间能有这样的感情,老师们是走心了的。”
除了生活,上课也让贾妈妈印象深刻。公开课时,家长们依次听了潘夷老师的语文课,易阳阳老师的数学课以及王丹老师的英文课。在成年人看来,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应该是简单到乏味的,但在老师们的演绎下却听得津津有味。
“非常激情,有感染力,大人听来都完全不走神”,是贾妈妈对老师们评价的原话。
▲外教的课
贾妈妈:“宝贝,这周在学校怎么样啊?”
贾严皓:“正常!”
贾妈妈:“那有没有交新的朋友呢?”
贾严皓:“四年级的算吗?”
贾妈妈哑然失笑,“算啊,当然算啦!”
据说,从小就有着英雄情节的贾严皓同学,崇拜上了四年级打篮球的大哥哥。每周,他们还会约着一起打球……
推荐阅读
“心疼”发布
-学年德普全球招生计划
诗词大会
这场唐宋文化的盛宴,却火了大汉服!
国际部开放日
46节推门课,想听哪个就哪个
德普客座讲者
这个老师居然给学生发钱!
RedefiningExcellence
德普外国语学校
重新定义名校
纯小班·全寄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