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来复习针灸治疗的作用与针灸处方。
针灸治疗的作用1.疏通经络
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经络、腧穴和手法的作用,使气血通畅而疼痛麻木消失。
2.调和阴阳
主要是通过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如胃火炽盛的牙痛宜清泄胃火,选内庭,用泻法。
3.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既是疾病向良性方向转归的基本保证,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
临床多根据正邪在病变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先后。
针灸处方针灸处方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包括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等内容。
(一)选穴原则1.近部取穴
腧穴具有近治作用,如胃痛取中脘。
2.远部取穴
由于十四经穴具有远治作用,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如胃痛取足三里。
3.辨证对症选穴
临床上许多疾病难以明确部位,如发热取大椎、失眠取神门等。
近部和远部选穴是主要针对病变部位而确定腧穴的选穴原则。辨证对症选穴是针对证候或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
(二)配穴方法在选穴原则的指导下,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按经脉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
1.按经脉配穴法
是以经脉或经脉相互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
(1)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如胃火循扰导致的牙痛,可在足阳明胃经上近取颊车,远取该经的荥穴内庭。
(2)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如风热袭肺导致的感冒咳嗽,可选肺经的尺泽和大肠经的曲池、合谷。另外,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中的特殊实例。
(3)同名经配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如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
2.按部位配穴法
是结合身体上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1)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如胃脘痛可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阴挺(子宫脱垂)可上取百会,下取三阴交。
(2)前后配穴法: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是将胸腹部和腰背部的穴位配合应用的方法。如肺病前取中府,后取肺俞。另外,俞募配穴法是最典型的前后配穴法。
(3)左右配穴法: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如双侧穴位同时用。
读书五分钟,赢万元大奖!单击阅读原文,围观”中医好声音“活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