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里水门诊量暴增流感来袭,抄起药方子抗

最近流感来势汹汹

朋友圈各种鼻涕咳嗽发烧……

?里水:呼吸内科、儿科门诊量大增

医院门诊数据显示,3月份呼吸内科、儿科门诊量大增,特别是清明节期间,呼吸内科日均门诊人数介乎—人次,儿科门诊高峰峰值达人次,比上几个月增加了四五成,有几天排队挂号的都排到中庭外了。这当中流行性感冒患者占数不少。

假期结束了,但是流感高发季节还没过去。医院两个科室门诊到了下午抱着小孩来看病的街坊依旧源源不断,有的小朋友还穿着校服,看医院,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忙到根本停不下来。

?流感高峰期提前学龄期小朋友容易中招

南海三院呼吸内科江成养主任说,春季空气湿润,温度、湿度十分适宜流感病毒繁殖和传播,因此春天往往是流感高发季节。最近天气阴晴不定,就更加容易中招。从街坊就诊情况来看,今年流感高峰提前了,医院4月底到5月初迎来高峰,而今年3月中旬起,医院呼吸内科、儿科门诊人数直线上升,流感人群同期相比也增加了。

“小朋友、老人家身体免疫力弱容易患上流感,此外一些经常走动的年轻人也不慎中招。来看病的年轻人不少。”江主任如是说。儿科主任石就家表示,学龄期小朋友也是“流感大户”,由于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有的一家几口或者是父母发烧感冒,直接传染给了小孩。

流感大作战

天气变变变,要怎么预防流感,跟病毒过招?两位医生给大家出了几招: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儿科主任石就家说,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空气里如果带有流感病毒,打几个喷嚏就能互相传染,所以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如课室、客厅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

??学会辨别流感症状——发烧、头痛、骨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这些均是流感症状;而流鼻水、打喷嚏则是普通感冒。流感是全身症状,普通感冒多是鼻子不适,两者病毒类型也不一样。

??小朋友、老人家,还有一些患有基础病的街坊尽量少去人口密集场所,这几类群体是易感人群,如果没有及时就医,病毒会向下蔓延,流感有可能变成肺炎,重的话还会呼吸衰竭。喜欢逛街、凑热闹的朋友4月份就稍微忍一下吧~

??还有一点是保持个人卫生,多喝水少熬夜,注意饮食规律。外出回家、饭前便后记得勤洗手~

??最近省中医预防流感方子流传很广,有的街坊默默收藏,有的街坊表示试过之后也有一点效果。医生提醒,中药方子通常在发现有轻微症状的时候使用会更有效,症状明显的时候还是要及时就医。

??若出现流感症状时尽量居家休息;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可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点击“阅读原文”或回复“疫苗接种”可获里水疫苗接种地址)

4月刚刚开始,科学抗击流感~~各位如果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土方法、祖传方欢迎发到里水公信后台和大家分享~

预防流感药膳

豆豉二白汤

淡豆豉10g,葱白15g,白萝卜30g

制法:将各物洗净,白萝卜切成小块,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适宜人群:平素怕冷,鼻塞流清涕,头痛,肌肉酸痛者

姜枣苏叶汤

生姜3g,大枣3枚,紫苏叶10g,红糖适量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丝,大枣去核,与紫苏叶共装茶杯中,冲入热水ml,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适量红糖,趁热饮用

适宜人群:平素怕冷,鼻塞流清涕,头痛,肌肉酸痛者

芦根薄荷饮

芦根15g,薄荷5g

制法:将芦根、薄荷洗净,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适宜人群:发热,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口干欲冷饮者

清热利湿汤

紫苏叶10g、绵茵陈10g或木棉花20g,猪瘦肉g,生姜2-3片,精盐适量

制法:将各物洗净,猪瘦肉切成小块,与紫苏叶、绵茵陈或木棉花、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内,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放入适量精盐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平时易“上火”或“湿热重”的人

薏米红豆生姜粥

薏苡仁20g,红豆20g,粳米50g,生姜3-4片

制法:生姜切丝,将薏苡仁、红豆浸泡过夜,再入粳米、姜丝煮粥

适宜人群:适用于湿困中焦,头重,口中黏腻,肢体困重,大便黏腻者

黄芪苏叶饮

黄芪15g,紫苏叶10g,大枣3枚,生姜2-3片,红糖适量

制法:上四味共入砂锅煎取汁,放入适量红糖,趁热饮用

适宜人群:适用于机体免疫力差,平素易感冒,怕冷,打喷嚏,胃纳差者

预防流感处方

处方1

紫苏叶10g,苦杏仁10g,桔梗10g,薏苡仁15g,菊花lOg,连翘10g,苍术10g,甘草5g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利湿

服用:煎服,每天一次,服用2—3天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体质偏热,高热,口渴欲饮,咽痛,痰黏或或黄者

处方2

紫苏叶10g,苦杏仁10g,桔梗10g,薏苡仁15g,陈皮5g,桂枝5g,苍术10g,甘草5g

功效:祛风散寒、和卫宣肺

服用:煎服,每天一次,服用2—3天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体质偏寒,高热,恶寒重,全身肌肉酸痛者

处方3

苦杏仁10g,白蔻仁15g,薏苡仁20g,藿香10g

功效:化湿和中、降气止咳

服用:煎服,每天一次,服用2—3天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湿热体质,发热,肢体困重,头重,胃纳差,口中黏腻者

穴位保健

若鼻塞严重,用食指指腹部按揉迎香穴(在鼻翼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按揉约1-2分钟,古语云: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

若反复发热,伴肩部酸痛,可选用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的手法或大椎穴(当低头时最高起骨头下方的凹陷中)拔罐,以宣肺气,解表退热(孕妇忌用)。

中药浴足

沐足方:桂枝20g,荆芥20g,艾叶30g,加适量水煎煮,待温度适宜时泡脚,水位过踝关节以上10厘米即可,睡前30-40分钟为最佳时间,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防病保健之效。?应用预防中药,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服用。如有慢性疾病、妇女经期、产后应慎用、孕期忌用。服药后如感到不适,应停服或咨询医生。文、图

五味编辑

五味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mjyf/2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