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互联网跨界到茶界的,茶之美妙是如此吸引我。可有些怪现象,也许你在茶界久了,熟视无睹。可我作为一个后来者,实在是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装神弄鬼茶界四怪
茶是饮品,茶文化虽博大精深,但是不能弄成“玄”学。茶不是神水,茶人不是神人。装神弄鬼,找一些玄学的东西,以传统文化之名,欺骗懵懂之人。比如,从历史上找一点根据,自创流派,枉称宗主。“装”之人可笑,“从”之人可悲。为茶而来,离茶愈远。药方
看看《茶经》吧,通篇严谨科学,有美而无玄虚。是为治此怪良药。
唯我独尊茶界四怪 昨天打一滴滴快车,司机听说我是做茶的,来了兴致。他是专门从外地收绿茶卖给杭州当地农民充当西湖龙井的,自称龙井的鉴别好象没有比他历害的,吹得甚是开心。当然茶界象他这样外露,说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毕竟少数。但故作高深,心里自认为自己最历害的,比比皆是。 要么本人最牛,茶的鉴别,没有我不懂的。其实是他自己创立了一套歪理邪说,他自有标准。按照他的标准,我们当然是小学生。比如看茶气在茶面上跑就是好茶之类的,有科学依据吗? 要么他的茶最好,别人的都是垃圾。这样的人很多吧。你如果只是为做生意,吹吹也就罢了,如果真是这么认为,估计你是无法进步了,相信你的茶,也就这样。 茶品如人品,没有一颗谦逊的心,茶与人都只会止步不前,深陷要自我的井里,观天。药方去考一下评茶员。
牵强附会茶界四怪 有用开水在调好的茶膏上涂鸦说是茶百戏的,用日本的打抹茶之法,说是中国传统点茶法。当然,如果你说这是我自创的“茶把戏”,我们鼓励创新,当大力支持。可你说是非遗,那你是需要去看看古籍的。因为是不是点茶分茶,我们说了不算,《大观茶论》有详细记载,一看就知。牵强附会,不就是想拿古人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以欺骗向往传统文化,盲目崇拜之人。不要一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觉得高大上,光景德镇非遗传承人就有多人好吧。中国的认证,县一级的,怎么弄出来的,你们自己去想。 还有拿卢仝的《七碗茶歌》作依据,创立一个流派的,这是个诗歌,是文学描写好吧。以此为据,大家团团坐,一起喝七碗茶,想想也真是醉了。“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莫不是要羽化成仙,那你还在人间折腾干嘛。药方其实他们自己心里最明白。去拿被他们“牵的强”,好好学一下。
食古不化茶界四怪 这样的人茶界真的太多。古代优秀的文化,我们当然要传承。但请注意,是“优秀”的,何为优秀?就是对当今仍然有指导意义。何为传承,就是要学而化之,为我所用。 《茶经》被奉为茶之经典,可当时说“江水中”可如今你还敢用江水吗?“紫为上”,可当今采摘标准,“紫不采”。概唐时煮茶,是加盐的,紫者苦涩,盐能化之。举这两个例子,无非是想告诉大家,任何经典,必然有他的时代局限性。食古不化者,你要知道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国为他超越了前人的经典。 食古不化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古法是最好的制茶方法,一旦用现代工具,必为其所鄙视。恨不得回到原始社会,和神农氏生活在一起。社会总是在进步,我一直说,你说传统的最好,清以前有明,明以前有宋,你告诉我,哪个传统最好? 有一回有人在 如果你真的以为古代的东西最好,尽管穿越不回去,你也可以扔掉手机,不坐汽车,脱掉衣服,裹上树皮。如果你做得到以上几点,再去泥古,不然闭嘴。以上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以上言论,为阿甘一家之言,必有片面之处。鄙视漫骂,欢迎斧正。主编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