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生态环境局深刻剖析队伍能力建设的“病根”,对“症”下“药”,开出良方,强化干部职工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狠治“我不会”顽症,倒逼干部职工变“我不会”为“我必会”。
思想“药方”,根除“我不会”的“病根”。
该局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以“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建设为抓手,深化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去年召开12次中心组学习研讨会,编制印发学习资料18期。局党组书记结合各时间段工作任务、职责和党员干部思想状态,及时开展思想引导,教育干部职工屏弃惰性思想,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有效防止系统内干部职工“我不会”思想的滋生蔓延。班子成员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中,勇挑重担、责任上肩,深入基层,冲在一线,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系统内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强化党建引领示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行动“药方”,消除“我不会”和“怕、浮、拖”。
以“三破三立三创”为抓手,狠抓全系统作风转变。破除“怕”的问题,树立担当尽责、攻坚克难的作风;破除“浮”的问题,树立从严从实、动真碰硬的作风;破除“拖”的问题,树立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作风。争创“一流效能机关”,对上级决策部署,雷厉风行、紧抓快办、一抓到底。争创“一流活力机关”,健全完善科学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奖勤罚懒,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出力者出彩,实现系统内工作导向从“鞭打快牛”向“群马拉车”转变。争创“一流清廉机关”,把廉政监督指导贯穿业务能力建设始终,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害群之马,对系统内违法违纪干部发现一个、严处一个,确保队伍纯洁。
为促进干部职工强化能力建设,向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发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资料汇编》《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业务知识读本》《政策法规选编(政策卷、法规卷、解读与案例卷)》等5本业务理论知识读本余册。同时,利用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电子图书馆和在线学习答题等平台开展学习。组织干部职工参加“院士讲座”、“环保大讲堂”等专题讲座20余场,接收领域内先进的业务理论知识,进一步开拓视野,不断增加知识储备的深度与广度,解放思想,学以致用。
通过开展“天府行动—凉山州安宁河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等行动,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应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等活动,“以演促训、以演促建、以演促战”,着力提升干部职工执法实战能力。
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生态环境厅“业务标兵”、“岗位能手”创建活动,全州推荐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督察执法类竞赛中1名同志荣获“业务标兵”称号,2名同志荣获“岗位能手”称号,综合业务类竞赛中1名同志荣获“岗位能手”称号。号召系统内干部职工自觉向标兵能手看齐,形成了学业务技能比拼你超我赶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双提升”,解决能力“短板”造成的“我不会”成效逐渐显现。
制度“药方”,清除“我不会”的滋生土壤。
领导班子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自查自纠并健全完善《凉山州生态环境系统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凉山州生态环境系统考勤制度》等14个规章管理制度,形成严密的制度监督管理机制,扎紧制度的“篱笆”,系统内干部职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务实的作风,更加严格的标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挤压干部职工消极怠慢、不作为的生存空间。
局党组始终坚持鲜明的选人用人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忠诚担当、务实清廉、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干部脱颖而出。去年将10名业务能力突出,在全州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同志提拔为科职领导,有效破除论资排辈、以“空头支票”应付等行为,形成“人人愿意干事、人人争相进步”的氛围。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层层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述责述廉会,把行政权利运用至于监督之下。紧盯常态化和节假日期内的廉政警示教育,全年开展党风廉政警示专题教育10余次。及时通报剖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和生态环境部原总工程师万本太违纪违法等典型案例,用本系统反面教材教育干部职工,引导干部职工知敬畏、守底线,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工作不推诿、不懒惰、不畏难,切实增强干部公仆意识、作为意识。去年对新任职干部、交流轮岗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提醒谈话,勉励他们加强业务能力学习,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我必会”生态环境干部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