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分阴阳,半年是阴,半年是阳,
年分十二个月,十一月,十二,一,二,三,四是阳,五到十二月是阴
天分阴阳,半天是阴,半天是阳。
天分十二时辰
子、丑、寅、卯、辰、巳六个时辰为阳,而午、未、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为阴
中国的历法是夏禹的历法,又叫夏历,阴历,农历,是以月亮为标准
每月十五,月亮从东方出来,一定是圆的,用这个标准,可以知道各地潮水的起伏升降,推测出农作的时间。
我们中国人喜欢过阴历年,这个月叫正月,也是寅月,
十二地支,以“子”开始,而夏历的子月是十一月,十一月的节气有冬至、大雪。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其中一个是节,一个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气,这个时候是复卦。
十一月阳气重新生起来。中国人冬至进补,因为冬天外冷内热,因为这时消化力特别强,补品吃进去,营养容易吸收,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冬天外冷内热,用萝卜的凉性平衡一下里面的热,羊肉炖萝卜也是一个道理,夏天外热内冷,肠胃是寒的,喝冷饮,吃冰棍会导致更寒,所以要吃姜来温暖肠胃,为什么中医有的冬病夏治,因为病根可能是你夏天造成的,到冬天才表现出来。
同地球的道理一样,所以冬至一阳生,是十一月开始,卦象是复卦
,上面都是阴爻,代表寒冷,一阳生,从地底的功能发生来的。
十二月阳能又逐渐上升了一些,初爻和第二爻都是阳爻,有两个阳了,因为内卦变了,成为兑卦,兑为泽,于是重卦成了地泽临卦了。在节气上,小寒是节,大寒是气,
正月是寅月,是地天泰卦,所谓“三阳开泰”,就是说已经有三个阳了。律吕是太簇之音,节是立春,气是雨水。
二月是卯月,卦象,内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为雷,雷天大壮。二月是大壮卦,大陆上放风筝,可以飞起来了。二月的惊蛰节非常重要,在立冬以后,蛇虫青蛙就看不见了,口里含一团泥巴,钻到地底下,不食不动,半死状态,现代科学上称作“冬眠”,我国古代称作“蛰”或“蛰伏”,要到二月间雷天大壮的时候,第一声春雷一鸣,这些蛰伏的蛇虫青蛙,吐出口中的泥巴出洞了,称作惊蛰。
三月的卦,到了春天了,节气是清明、谷雨,大陆的气候,最舒服是清明,真是天朗气爽,和风徐来。另一个是相对的秋分。孔子所以写《春秋》,因为春分和秋分都是均衡的,气候不冷不热,这时以《易经》的地球物理来说,是央卦,外卦是兑卦,兑为泽,内卦是乾卦,乾为天,泽天央,这个卦象,表现出地球物理的气象,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阳能快要全部上升完了。
四月是乾卦了,这是阳能到了极点,实际上每年最难受、最闷热的是四月,跟着来的是五月。这个卦的六爻,阳气开始减少了,每年十二个月如此,每天的十二个时辰也是一样
五月,于是有一个节气夏至来了,所谓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六月是小暑、大暑的节气,所谓三伏天,这时是阳气慢慢要退伏了,所以名为“伏”,每十天一伏,三伏有三十天。所以夏天我们体外感到很热,这是身上的阳能向外放射,而身体的内部还是寒的,所以夏天的消化力,反而没有冬天好。
一个月一个月过去,最后亥月,是农历的十月,在卦上为坤卦,是纯阴的境界,不过十月有一个小阳春,阴极则阳生,这时有几天气候的气温要回升。诸葛亮借东风,就是利用这个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