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就在我身边这一大片宛如小型向日葵的花,大家认不认得它?也许很多网友也真的不认识它,它就是我们经常在餐桌上吃到的一种绿色蔬菜开的花,在中国古代是宫廷佳肴,被称为皇帝菜,又被有“植物的营养素”的美誉。茼蒿,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
茼蒿又称蓬蒿、蒿子杆、菊花菜、桐花菜、皇帝菜等,属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少数生茎枝顶端,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也可入药,花果期6至8月。
元代王祯在其《农书》卷八就有记载“茼蒿者,叶绿而细茎稍白,味干脆,春二月种,可为常食。秋社前十日种,可为秋菜。”
茼蒿的故乡就是地中海,在我国细究起来也有多年的栽培历史了。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中就有记载,“茼蒿性味甘平,无毒,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
《千金方》中以茼蒿入菜类。清代吴其荣在《植物名实图考》的卷四《蔬菜.茼蒿》中写道,“茼蒿开花如菊,俗呼菊花菜”。
茼蒿有皇帝菜这个雅号。其中一个说法就是茼蒿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而是从外国进贡而来的贡品。
另一种说法就比较传奇了,传说雄才大略的忽必烈一生中四处征讨,积劳成疾,长时间的军旅生活和不规律的作息让它的身体衰弱不堪,有人便奉上了茼蒿给忽必烈吃,这种蔬菜不仅口味出色,而且吃完之后令人神清气爽。
忽必烈的疾病被治愈,忽必烈感受到了茼蒿的好处,就下令让它麾下的将士们都开始吃茼蒿。于是茼蒿就以“皇帝菜”的名字流传了下来。这也只是个传说,请不要过于相信。
茼蒿分为两种,是大叶茼蒿和小叶茼蒿,大叶茼蒿又称为板叶茼蒿和圆叶茼蒿,品质好,较耐热耐寒性差,成熟略晚,适用于南方地区栽培。
小叶茼蒿又称为花叶茼蒿或细叶茼蒿,其叶狭小,有香味浓,生长快,耐寒性较强,不太耐热,适用于北方地区栽培。
茼蒿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还含有脂肪和蛋白质,以及钠和钾,矿物盐等,它的吃法有多种,可以炒吃,可以打汤,也可以下火锅,在冬天茼蒿菜用来下火锅是最美味的吃法,你喜欢哪种吃法呢?
茼蒿菜它是一种冬季必种的蔬菜,在很多的地方都有种植的,它比较耐寒,像在小吴的家乡每年都会种植一些茼蒿菜。
这种茼蒿菜种植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的,非常容易种,可以说是一种懒人蔬菜来的,在冬季的时候挖一个坑,撒一些种子下去,淋一点粪就不用怎么管理,就有的吃了。
这种菜它天然带有一种气味,虫子也不吃它,不需要打药,非常适合种植的。
朋友们,你喜欢吃茼蒿菜吗?你还知道茼蒿菜的价值与作用吗?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分享,如果你也喜欢植物知识,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