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第三个周三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简称“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多面性”。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展性呼吸系统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肺功能逐渐下降,病情恶化。
在中国,慢阻肺已成为最致命三大健康杀手之一,每分钟导致2.5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居全球之首。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目前,我国已有超过万的慢阻肺患者,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高达9.9%,也就是说每10人中就约有1人患病。
钟南山院士呼吁,肺功能检测应纳入体检常规项目,尽量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除此以外,钟院士还给大家开出了慢阻肺预防“处方”:
1
长期吸烟、环境差,早做肺功能检查
“吸烟者作为慢阻肺的主要高危人群,必须戒烟。吸烟有害健康,除了慢阻肺之外,还容易引起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各种疾病。”
“长期吸烟,接触厨房烟雾和粉尘、在大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工作的高危人群,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的人群,医院就诊,做肺功能检查,争取尽早明确诊断并开始治疗,切莫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2
练太极、多走路能有效缓解症状
“慢阻肺的患者肺功能已经有损害,在爬楼或是做运动时容易气促,呼吸困难,很多病人干脆就不运动了。慢阻肺病人还是应该进行适当运动,比如练一些呼吸操,或是练练太极,平时多走走路和原地踏自行车,这些运动可以很好地缓解气促症状,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帮助。“
3
防止伤风感冒,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慢阻肺,防止伤风感冒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慢阻肺在气候突然变冷的时候容易发作,此外身体过度劳累、烟尘刺激等情况也容易诱发。由于患者通常都是老年人,身体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三减”:减盐减油减糖
“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内容来源:生命时报
下一篇:民生红包,这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都是免费的(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阅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