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凉透疹紫草水紫草根5克,白糖适量。用清水2碗浸泡紫草根2小时,然后用砂锅煎至1碗。加白糖调味饮用。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的根。功效为清热降温、凉血透疹。主治小儿温热斑疹、痘疹、麻疹、黄疸、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等病症。《本草图经》记载紫草能:“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2.清热解毒牛蒡子汤牛蒡子15克,白糖20克。将牛蒡子捣烂,与白糖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30分钟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用。主治麻疹出疹期。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症。
3.牛膝甘草汤土牛膝20克,甘草10克。加水毫升,煎至60毫升。每日1剂,每次服4~6毫升,20~40分钟服1次。主治麻疹合并喉炎。牛膝为觅科植物牛膝的根。能祛风、利湿、通经、活血。治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痉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等症。
4.老丝瓜老丝瓜1个。烧存性(把老丝瓜烧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表面部分炭化,里层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研为末。每次10克,日服2~3次,连服3日。主治麻疹后身肿。丝瓜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主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等症。
5.儿茶儿茶3克。研细末。每日分3次冷开水调服,连服3日。主治麻疹后喑哑失声。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煎膏。能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6.南瓜蔓汤南瓜蔓(即瓜藤)、蔗糖适量。将南瓜蔓切成长段,洗净,加水煎煮,过滤去渣,再煎至浓汁,加少许蔗糖,配成药液。1岁以下的幼儿,每日服5毫升;1岁以上者,每日服10毫升。均日服3次,连服4~5日。预防小儿麻疹。
7.养阴清热谷精草谷精草25克,柿饼7个。用水煎沸,凉后再煎,共6次。连汤和柿饼吃下,每日1剂,连服7日。主治麻疹后眼生云翳。谷精草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带花蕾的头状花序。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
8.白萝卜子白萝卜子60克。研细末。每次服6克,米汤送服,每日3次,年幼者用量逐减。主治麻疹咳嗽。白萝卜子夏季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能消食去胀、祛痰降气。用于胸腹胀满、气滞作痛、下痢后重、痰喘咳嗽、疮疹等症。《本草纲目》记载其白萝卜子能够:“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