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人民日报连续发文抨击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电子鸦片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个别极端的案例让人们惊呼:祖国的花朵要枯萎了。
网瘾,真的是因为缺爱吗?论对孩子的爱,中国的父母在全世界内都是名列前茅的!
网瘾,是因为父母爱的太深沉,不懂表达吗?整个中国文化对人嘘寒问暖的程度也是其他民族无法企及的,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
网瘾,是孩子的性格缺陷?热爱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成瘾,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一个人向我寻求心理方面的帮助的时候,我总是会问一个问题:你身边有谁可以给你支持吗?一般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其中的一个特征就是:身边没有支持系统。作为一个人的本能,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需要跟某些东西联结。
有的人心理跟绘画联结,我们无聊的时候玩游戏,她无聊的时候画画,于是她身上开始出现一个东西叫气质。
有的人心理跟事业联结,他就会变成一个工作狂,孜孜不倦的追逐利益和目标,他身上开始出现一个东西叫成功。
有的人心理跟家庭联结,她会变成一个顾家的人,把家庭变得整洁而温馨,她身上开始出现一个东西叫温暖。
这种联结定了我是谁,我要做什么,规划了我们生活的方式。这种联结,换一个词,就是成瘾。只是这种成瘾,是被社会期许、并会得到认可和鼓励的联结。
我们去看沉溺网瘾的孩子,他们多数是无法跟父母联结的,无法跟学习联结的,也无法跟兴趣爱好联结。我们不妨把问题换一换,把“为什么沉迷手机”改成“为什么他跟家里人不亲密”;“他在学习中有哪些困难得不到帮助”;“他为什么没有其他兴趣爱好”。
想跟父母联结,需要父母是懂得沟通和尊重的,有时间陪伴和倾听,有耐心;
想跟学业联结,需要老师是懂得教育和引导的,并能正确的对待成绩的问题;
想跟兴趣联结,需要父母是懂得鼓励和欣赏的,同时父母也懂得把生活过的有趣。
这些,父母和老师或者社会环境在其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唯独和游戏联结,只需要一部手机以及每个人内心中本能的对游戏的热爱。
孩子的成就感来自于操作(大量练习),段位(不断挑战),装备(时间的投入),好像他也是在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为之努力并获得回报;结交朋友建立人际关系应对孤独。
是不是把手机没收就好了呢?大家是否不能理解“蓝鲸游戏”是如何蛊惑了那么多的青少年集体自残并最终自杀的呢?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蓝鲸游戏的组织让他们找到了归属感,产生了所谓的联结。一个糟糕的联结好过没有联结:为何许多孩子明知道沉迷游戏不好却无法自我控制?明知道两人不合适却无法分手?家暴的妇女为何不逃脱?
当我们找不到联结,那便会表现的无所事事,迷茫,疲惫,追各种泡沫剧。这些现象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不常见吗?我经常听孩子们抱怨爸爸妈妈总是低头玩手机,虽然他们自诩为在陪伴孩子,在努力工作,在为家庭负责。
如何改变网瘾一个糟糕的联结好过没有联结,所以改变一个联结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另一个联结去替换它。我们针对网瘾本身的努力,所谓的培养意志力,增强责任心,培养积极的心态,这都是一些听起来很正确的的废话。
帮助孩子的心理对所谓的更美好的,更健康的事物与人产生联结,而不是集中火力围攻网瘾。你的控制、愤怒、责备、苦口婆心只会让孩子离你更远,与网络世界的联结更紧密。
亲子之间的联结,是所有联结中最稳定的、最能对一个人产生深远影响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孩子的成瘾你们是有“贡献”的,那让孩子与美好的生活联结并成瘾,你们也是可以做出“贡献”的。
我希望的我们改变问题的顺序是:(先)重新建立与孩子的联结带来(后)孩子走出网瘾;而不是孩子走出网瘾才能带来你们愿意与他重新联结。
想了解家庭教育中关键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吗?到底该如何应对孩子的问题?点击下方链接,学习更多家庭的知识。
慧眼识家——带你重新解读你的家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