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6日,国际农发基金副总裁MichelMordasini(左六)参观平乐县砂糖橘示范果园。
日前,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洪博(GilbertF.Houngbo)访问中国,与中方围绕“在发展中国家消除农村贫困”这一主题,讨论南南合作、农发基金在华农村发展项目及加强双方伙伴关系等议题,并出席中国和农发基金共同举办的第九次南南合作研讨会开幕式。自年以来,农发基金为中国29个农村发展项目融资20亿美元(农发基金直接出资8.亿美元),多万农村家庭从中受益。牵手广西的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历时5年,目前圆满通过验收,得到各方高度评价,成为农发基金在华实施的典范项目和样板工程。这剂国际扶贫“药方”是如何运作的?对我国扶贫有何启示?对于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农业和减贫国际合作有什么借鉴意义?请看记者发回的调查采访。
本报记者高飞
年11月,中国财政部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在北京展开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广西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的谈判,并于次年1月正式签署贷款协定并生效。项目建设期从年3月至年3月,共五年。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与市场支持、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约6.2亿元,其中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其余为国内配套资金。项目建设区域包括乐业、龙州、都安、藤县、岑溪、北流、永福、平乐8个县(市)44个乡镇个行政村,覆盖总人口达万人,直接受益群众达93.3万人。
在项目竣工之际,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直指“病灶”——
目标明确,效果显著
“实施广西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目的在于通过项目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帮助广西贫困地区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国际农发基金亚太局局长HoonaeKim介绍,项目将提高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和市场服务的能力,提高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实现项目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
据了解,该项目以实现农村的综合发展和持续减贫为总体目标,项目瞄准贫困和脆弱农户、妇女及少数民族,并将项目村农户分为A、B、C三类,分类标准按照年国家扶贫标准元执行,其中A类元以上为较富裕群体,B类元-元为脆弱群体,C类元以下为贫困群体。
广西农业厅副厅长、广西农发项目办主任文信连说:“经过五年的实施,该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年3月31日,项目累计已受益农户户,其中A类农户户,B类农户户,C类农户户,累计受益人数近万,累计受益行政村个,自然屯个;项目目标瞄准符合项目宗旨。”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作为广西农发项目最大的建设模块,基础设施建设包含村屯道路、水利灌溉和饮用水设施建设三方面内容,是项目群众受益面最广、受益时间跨度最长的重点工程。几年来,项目始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工作来抓,共投资.3万元,建设村屯道路.1公里,民生灌溉渠道.5公里,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亩;建设集水系统个,管道系统个。
国际农发基金国别经理萨那认为:“从农发基金过去的实践来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而且对于项目区加强农村自身建设、抵御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有效获取信息和技术服务、发展农业商品化生产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深入“病理”——
农户参与,优先妇女
与其他项目不同,农发贷款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农户参与。乐业县百坭村距县城19公里,是典型的偏僻贫困山村。项目实施前,农产品靠人背马驮运出去,小学生上学行路很困难。年3月,得知项目启动后,百坭村全体村民强烈要求修建进村道路,并提交了申请,乐业县项目办根据百坭村地处项目乡,又是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根据项目宗旨和要求,对该村村级道路进行项目扶持。
群众参与不仅体现在申请环节,还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项目实施中,百坭村成立了由村干部、队干部组成的百坭村实施小组,负责项目质量监督和道路后期管护工作,工程质量要求:路面4.5米、两边路肩各0.75米、混凝土厚0.2米,道路建成后分段由各屯分别管护,小塌方由各屯及时清理,出现大塌方时要及时报告交通部门。就这样,百坭村用一年时间建成了标准村道,共硬化12公里。
对此,农发项目最终设计团的农村发展设计师及经济财务分析师A.M.Alam认为:“农户参与建设,将充分尊重他们选择的权利,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是农发项目的最大特点。”
除了群众参与外,农发项目特别重视贫困妇女的参与情况。截至年3月31日,无论是累计直接参与项目活动的女性,还是参加种植和特色养殖女性占总数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妇女参与情况已超预期目标。农发总部影响评估专家AlessandraGarbero说:“通过我们在别国的实践来看,妇女参与项目对家庭收入、子女教育影响更大,这是区别其他项目的一个主要特点。”
力除“病根”——
因地制宜,内容丰富
这几年,得益于该项目,乐业县的有机猕猴桃、都安县的山葡萄、永福的罗汉果、藤县的葛根、平乐县的淮山名气越来越大,农户也因此脱了贫。“长短结合”是项目特点,“长”即重点扶持有机茶、猕猴桃、山葡萄、砂糖橘等多年生作物,“短”就是扶持水稻、淮山、粉葛、茯苓等一年生作物,通过各区域不同特点,坚持因地制宜,扩大贫困农户的收入来源。
国际农发基金副总裁MichelMordasini表示:“针对各地区不同地域特点,项目大力扶持一年生农作物、多年生农作物和地方特色养殖,通过引进新品种、提供肥料、技术培训等方式,引导鼓励农户主动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促使群众提高生产技能、获取技术服务,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加快增收步伐。”
“广西实施该项目的八个县,通过项目扶持具有各自特色。”今年6月,农发项目竣工检查团团长PhilippBaumgartner对项目实施效果很满意,他表示,每个项目区“一区一品”甚至“一区多品”的特色产业格局逐渐形成,打响了一系列“项目品牌”。
“项目通过支持办公设备,改善农业基层机构的办公环境,提升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满足农户对农业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需求。”项目办工作人员介绍。据统计,几年来,这项内容共投资.4万元,建设技术推广站28个,受益人数达95.2万人。
对市场及农民合作社的支持是农发项目的一个亮点。龙州县甘蔗养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志嘉最近搞起了乡村旅游,但在前几年,他还在为如何脱贫发愁。在农发项目的支持下,他带领合作社社员通过规模养鸡,现在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这样的故事在项目区,并不算新闻,在北流市,木耳种植合作社已经形成了规模;在平乐县,桃林村砂糖橘种植户已经脱贫……(来自:农民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