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
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
处暑的到来,
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
处
处暑的“处”,
从字面来看,人们理解指代为处所和地方,
其实“处”还指代了时间,指代了“时”和“间”。
中医开药方叫开处方,不叫药方。
处方代表时间。
不是狭义的时间,是广义的“时间”。
所以,其实中医开的是时方,
这个药为什么能治病?
实际上这个药是主“时”“间”的,
“时”“间”的方叫处方。
处方还代表了我们的处境。
我们的这个处境是什么决定的?
是时和间决定的!时是天,间是地,
“时”“间”掌管最大的决定权。
中医治病,开的是时方;
人生治“病”,开的也是时方。
认
我们对生命的认识,
实际上不是对自我的认识,
而是对“时间”的认识,
是以对时间的认识为主线来产生的。
同样,也是以“与时俱进”来作为背景的。
所以中国文化的人文是与时俱进的人文,
是与“时”俱进,
不是与人俱进,也不是与善恶俱进。
基于此,我们开的方是时方,
我们的处境是以“时”和“间”来指代的。
以前,我们可能理解得不够,
把“处境”当成了“事物”,变成了“外境”。
如果一旦是以事物为处境,
那我们变成了物是而人非,
这样的人生认识是有问题的。
我们要把它转换成“人是物非”。
以前,我们把对人生的认识等同于事和物:
来一件好的事物高兴,
来一件不好的事物就不高兴。
现代教育让我们对事物吉凶本身的认识
变得很清晰:
化验单指标好就是好、不好就不好;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学了很多,也很深入,
但是我们对“时间”的认识,很多时候是个零。
是什么决定了事物是好事还是坏事?
背后一定有东西在主宰,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我们不要物是人非,
而要去基于对时间的认识这根主线
去认识生命。
真实的生命
要回到生命基本面的角度和立场去认识,
生命基本面的角度和立场就是“时”“间”,
而不是事物。
“外境”是事物,是身外物;
而“处境”不是身外物。
事是外境,物的转换很快,
我们很难置之事外,
更加难以转变的是我们的处境。
药
钱和物,根本改变不了我们的处境,
钱物和社会地位也解决不了人生的根本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人生的问题是由智慧解决的,
不是钱和物解决的。
处境的转变是由智慧来决定的,
所谓“无形决定有形”。
我们常常说,人生就是两件事:
一个山川、一个是心田。
心田代表智慧,山川代表什么?处境。
一个人一辈子在杭州,跟一辈子在郑州,
那一生是不一样的。
因为环境一变,那个环境的人全变了,
这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个核心观点。
山川和心田,其实是一体两面,
有什么样的心田,就会显现什么样的山川,
同样,
有什么样的山川,就会显现什么样的心田。
处境和智慧也是一样,
有什么样的智慧,会在我们的处境上显现;
我们的处境,体现了我们的智慧。
所以,我们可以从处境来入手,
也可以从智慧入手解决我们人生的基本问题。
中国文化治“病”,最大的药在天地。
天地的药要靠山川和心田来运化。
每个人出生,就和时间签了合同,
签了不能后悔不能改的契约,
同时也得到了能量。
那么,老天给我们的能量和时间
都用到哪去了?
是创造了价值,还是白白地荒废?
中国文化讲天地人和,讲天人合一,
就是要用我们的时间和能量,
去产生契天合道的基本架构和精神,
才有成长上升的空间。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描述: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
这样的境界,是我们目前高山仰止的,
但不妨碍成为我们前进的方向。
处暑,暑气渐渐远去,
心也在慢慢平和安定,
继续不间断地学习和受持经典,
这可能是改变我们的处境最快的方法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