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医一附院中医专家预防使用中药处方不能

一、中医对疠气这个病因的认识

病因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医把病因归纳为外感、内伤、其他致病因素,以及可致病的病理产物四类。外感致病因素包括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中外感致病因素;还有一种就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即疠气,也是今天要重点谈的内容。疠气,又称“疫气”、“时气”等,虽然也属于外感病邪,但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是其特点,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多从口鼻侵入人体致病。此外,疠气也可随饮食、接触、蚊虫叮咬及其他途径侵入人体而致病。疠气的致病特点主要有(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SARS和近期导致武汉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就完全符合这些特点。影响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很多,除与人群正气强弱有关之外,概况讲主要有:(1)气候因素:自然气候严重或持久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水涝、湿雾瘴气等,均可助长疠气滋生传播;(2)环境和饮食因素:环境卫生不良,如水源、空气、食物污染,饮食不当等;(3)预防措施因素:一旦发生,预防隔离措施是否及时得当等;(4)社会因素:主要体现在一个社会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治理能力、对居民健康卫生保障程度、对疫病的防控能力等方面。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疠气的爆发流行目前看和武汉今年反常的气候,以及局部环境和饮食等因素有关,虽然传染性强,但比较幸运的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达到小康水平的太平盛世,有着一个治理能力非常强的党和政府,相信用不了太久就会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疫魔!二、中医对疠气防控的认识明白了疠气的致病特点和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我们再谈谈防控。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就是正邪,即机体抗病康复能力和致病因素斗争的过程。《黄帝内经》说:“正气从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正气,相当于人体自身免疫力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关键。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情绪刺激、混乱的作息时间、过劳和过逸、慢性疾病等都可能导致正气不足。正气不足,机体抗病康复能力下降,不但容易生病,而且一旦生病不仅症状较重,愈后也差。所以为了减少疾病,应该调理好自己的饮食,保证充足和平衡的营养;调理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愤怒等不良的情绪刺激;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保证作息规律;运动加休息,劳逸结合,动静得宜;适寒温;戒除不良习惯和嗜好;管理好慢性疾病,有病早治等。当然对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疠气而言,预防疾病仅仅靠有一个好身体还是不够的,同时做到“避其邪气”,即远离致病因素,如戴口罩,勤洗手,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发现感染了疠气及时隔离甚至是更加重要的!三、对中药防疫的认识中医药防疫治疫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防疫治疫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年抗击SARS的战役中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就充分证明了这点,所以党和政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魔时,一开始就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要求中医早介入,参与防治武汉肺炎的全过程,这无疑是及时正确决策!但在防疫治疫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要引起重视,比如今天看到很多人在抢购双黄连等中成药,就令人担忧!对于疫疠而言,中医药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治疗。对正常和不是疫区的人群,如果乱吃中药进行预防,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可能对身体有害无益,同时也会干扰到中医药在防疫治病中正常发挥作用。对普通人群大家只要调理好饮食、情志、作息、劳逸、寒温等,戒除不良习惯和嗜好,管理好慢性疾病,有病早治,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就可以了。当然因为疫疠“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的特点,如果判断得当,用之得宜,中药预防也是可行的。我的建议是中药预防应该主要针对有密切接触史和身体较弱等特殊人群进行。作为预防使用的中药处方一定是以扶正为主,兼有祛邪,药性平和中庸,不伤害身体为特点的。比如我们最近针对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可能有密切接触的医护和其他工作人员,制定的扶正防疫汤:金银花15g,连翘15g,藿香10g,苏叶10g,杏仁10g,灵芝10g,黄芪15g,茯苓15g,土茯苓20g,陈皮6g,甘草6g,既可以起到扶正化秽,清热解毒作用,又药性平和中庸,不至于伤害身体。对于一些大热大寒,以祛邪治病为主的中药是不能作为预防用药的。比如双黄连有抑制病毒的作用很正常,但由于这个药药性偏寒凉,只能在辨证的前提下作为治疗用药,不宜作为预防用药。这种药很多,在辨证论治下其实也都是治病良药,可悲的是很多人,不懂也不讲辨证论治,用中成药时望文生义,看到有抗病毒作用就以为可以防治新冠状病毒所致肺炎。殊不知双黄连主要适合发热上火,口干口苦、咳嗽黄痰、便干尿黄属于热证患者,不然就会牛头不对马嘴。同时有些朋友不明就里,把错用了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当作药物的副作用。这种情况太多了,当引以为戒!刚才说的是恐慌盲从,胡乱吃药的问题,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要引起注意:就是有些人总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或者周围没有确诊病例就麻痹大意。殊不知对于疫疠这种邪气,特别是新侵犯人类的疠气,人类几乎没有免疫力,原有的正气在其面前是非常脆弱的。所以这种麻痹大意在目前防疫这个特殊时期,是非常有害,甚至是致命的!由于疫疠是“一气一病”传染性疾病,所以疫苗才是最根本的预防措施。至于中医药的预防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贬低!既不盲从,也不排斥!对中药预防的问题,除“判断得当,用之得宜”外,我认为也应该把防疫和防病联系起来看。目前防疫毫无疑问是主要矛盾,但防病也很重要。这个季节也处在流感等许多具有一定传染性和流行性疾病的高发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人不少,中医药对其无疑是有非常好的疗效。面对目前这种比较复杂情况,大家不妨采取一些措施,增强保护好自身免疫力,既要防止感染疫气,也要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做到科学防疫,主动防病,不给国家社会和自己家庭添乱,这也非常重要!

文|杨百京中医学主任医师、教授,兵团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专家组成员、医院副院长中医一科主任

编辑|李伊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zyyf/84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