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神奇的娇耳

每年冬至,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吃饺子的习俗,据说,发明饺子的人,正是医圣张仲景。

东汉年间的一个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当时,张仲景正在外乡行医,他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

回到家后,他一直无法平复,始终挂念着那些冻烂耳朵的人。

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设法医治这些特殊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研制出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他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起来,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因为这个食疗方子的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特地将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还给它取名为“娇耳”。他尝试给几个病人服用,效果非常不错,这样一来,他便更有信心了。

到了冬至那一天,他把徒弟叫来,让他们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个棚子,再支上一口大锅,他要专门为穷人舍药治病。

徒弟们问道:“师父,您研究的这种药方叫作‘娇耳’,那么,这个汤又叫啥名字呢,万一大家问起来,我们也好回答啊!”

张仲景想了想,说道:“就叫‘祛寒娇耳汤’吧!”大家一听,都连声道好。

等到开张的时候,许多穷人都闻讯赶来,争着尝一尝这个“祛寒娇耳汤”。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自此后,这种神奇的药方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经过几代人的改良,“娇耳”变成百姓喜爱的主食,大家将其称之为“饺子”。

因为张仲景平时经常为穷人免费看病,老百姓都非常爱戴他,尊称其为医圣。

若干年后,张仲景寿终正寝。他去世的那天正好又是冬至,百姓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德,每年在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挨冻了。

蒋辣子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mjtyf/105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