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当年行医,遇见一些外科病人,针药无效,必须开刀割去病灶。但开刀时疼痛难忍,华佗为病人着想,整天琢磨着如何减轻病人痛苦。有一天,一个人喝醉了酒跌倒在地,可巧地下有一堆乱柴,一根又尖又细的木柴,扎进了醉汉肉内,因扎得深,断了一截拔不出来。人们把醉汉抬到华伦那里,华佗用刀子把肉割开,将木柴取了出来,用针线把刀口又缝上,没看到醉汉有疼痛的样子。后来醉汉醒了,华佗问他:“我给你开刀,疼得能受得了吗?”
“啊!我没感觉疼呀。”
华佗一听,心中暗暗欢喜。他想:酒醉人如死,疼痛也不觉,能不能利用酒,让人喝醉开刀治病呢?他决定自己先试试看。
有一天,华佗把徒弟吴普叫来,对吴普说:“我现在开始喝酒,等我喝醉了,你用刀子在我腿上割个一寸长的口子,然后用针线给我缝上。”吴普一听惊呆了,忙说:“师傅,你这是干啥?”
“这是做试验。你要听我的话,成功了我再给你讲,你只管照办。”说罢就喝起酒来,一直喝到不省人事。吴普按华佗的安排,在他腿上割了个口子又缝上。
华佗醒来之后,问吴普:“你照我的安排办了吗?”吴普忙上前扶起华佗说:“师傅,这不,伤口在这里。”华佗一看可喜坏啦,遂跳下床来说:“果然不疼,果然不疼。”从此,华佗就用这种方法为人们开刀治病。华佗把它叫作“沉醉法”。但经过应用,证明只适用少数病人,小儿和重病人不能用。因为小儿不能喝酒,重病人手术时间长,手术没完酒醉又醒,酒醒之后疼得更狠。华佗为此又苦思冥想起来。
有一天,他见一个小孩突然失去知觉,大人抱来求华佗医治。华佗看了半天没查出病在哪里,过了一会小孩白己醒过来了。华佗问小孩:“你刚才怎么病的,现在又好了哇?”
小孩往外边一指说,“我在那儿地下挖了一块鸡蛋大的东西,不知是啥就咬了一口,感到嘴里一阵麻,一会儿我就不会说话了。”
“你在什么地方挖的,能带我去看看吗?”小孩天真地说:“好哇,我带你看去,”小孩领着华佗来到原来的地方,用手一指说:“这不,就在这儿。”
华佗上前又挖了一块,用嘴一尝,啊!真的,舌根发麻,半天连嘴也不能张。华佗叫它“麻药草”,就刨了一些实验。实验的结果是:生麻熟不麻,只能生用涂在皮肤上,并且麻的时间较短,只适用于小型疮口穿破,不能全部解除病人的疼痛,不能做大型手术。
有一次,华佗外出行医,见一个病人牙关紧闭失去知觉,口角冒着白沫。问一下亲属,说是突然发作,摸摸脉搏,六脉平和;看看面色如常,听听呼吸均匀,给他扎了几针没有任何感觉,到了天黑他才慢慢地醒了过来,华佗问:“你是怎么病的啊?”
病人说:“我没有病,我到地里去挖野菜,听人说这臭麻子能吃,我吃了两个,刚刚咽下就口紧舌麻,失去知觉,现在还感到周身发麻。”
“噢,臭麻子,什么样的,快找些来给我看看。”人们随即到外边连根拔了一些给华伦。华佗细看了一番,掐一点花放嘴里一嚼,顿时满口发麻,头晕目眩,他急忙吐出来,说:“啊,好大的毒性呀!”他如获至宝,立即用绳子捆起告别众人背着走了。
华佗回到家,一进门夫人就问:“你到哪里去了,天这么晚才回来呀?”“今天晚得好,我找到了麻药。”华佗把臭麻子往地下一放,说:“这不,就是它。”华夫人一看:“哎呀,我说是啥金贵的东西哩,原来是臭麻子棵,我娘家庄前房后遍地都有。”
“那太好啦,你明天就去砍些来,我配制麻药。”
“你呀,真成了麻药迷了,今天试,明天配,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制出来。”
“哎!世上无难事,成在有心人。只要决心大,早晚总能制成麻药。”从此,他对臭麻子又试验起来。他先尝叶,后尝花,再尝果。先试生后试熟,再试蒸。试验的结果:生者最好,果籽药力最强,剂量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单药一味还不能用。
又有一天,华佗出外采药,遇见一位猎人昏倒在地上,华佗抽出银针把他抢救过来。猎人感激不尽,和华佗成了朋友。一天,猎人打了一只猛虎,华佗送些虎肉。华佗问:“猛虎十分凶恶,擒虎可不容易呀。”
“打虎自有擒虎法,我有一种麻药箭,虎中了我的箭它就不会动了。”“啊?什么麻药箭,如此厉害!”
“麻药箭就是毒药箭。虎一中箭就全身发麻,失去知觉,倒在地下任我捆绑,”华佗听说麻药二字兴趣就来了,忙问:“你这麻药箭是什么药制成的,能告诉我吗?”
“这是祖传秘方,别人不给讲,我们是知心朋友,当然可以。”
“那是什么药制的呀?”
“很简单,都是些不花钱的草药,有曼陀罗果籽,草乌头,天南星,把,配好装箭头上就行了。不过你千万要保密呀!”
“我一定做到,决不食言。”华佗得到猎人的启发,就利用这些草药研究配制,用酒冲服,借酒的升发之力,引药上行至大脑,使大脑失去知觉,达到麻醉作用,终于把麻药制成了。因酒乃蒸沸而成,就把这麻药叫“麻沸散”。
华佗有了麻沸散,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就治病如神了,人们称他为神医。后来,华佗就把这个药方记在《青囊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