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远长大后为什么会厌恶自己

导读年少的时候,总有很多梦想,总以为自己是为梦想而活着。长大以后,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没有追到暗恋的女孩,没有获得理想的工作……转眼人到中年,突然在某个夜晚难以入眠,心有不甘,恨声连连,厌恶这平庸的自我、无趣的人生。

作者

关山远

刘翔终于退役了,一些人还在骂,更多的人突然有些伤感,包括有些以前骂得很厉害的人。

其实透过此时的刘翔,是观察人心、反省自我的好时机。当初的愤愤不平、咬牙切齿者,或许猛然会生出自责之意——为什么除了阴谋论,我什么都不相信?为什么我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受骗者?为什么我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许刘翔此时也在想:为什么我会被商业、伤病和“面子”绑架?为什么以前我没有为自己好好活着?为什么我会变成这个样子?

人们盼望着成长,茁壮或艰难成长,突然在某个节点,开始厌恶自己。这,远不仅仅是成长的烦恼。

1

有一个男人,吃了败仗,无路可走,只能投奔远亲、同姓军阀,寄人篱下,一连几年,无所事事。某一日,他与远亲对饮,喝多了几杯,去上厕所,归席后突然泪流满面。主人很奇怪,问:你怎么了?当然,他流泪不是因为失恋,或者股市狂跌,而是上厕所时,看到自己大腿上长出肥肉了。

大家或许会感觉这人太矫情,男人大腿长点肥肉有什么好哭的?你又不是模特。但这人是刘备,在《三国志》中,刘备爱哭是出了名了,哭是他的战术之一,不过,这次哭倒真是有感而发,感觉蹉跎岁月、浪费生命。因为他是一个骑马打天下的肌肉男,天天骑马,身材很好,大腿结实健壮性感,而不像现在这般,松松垮垮抖着两团肥肉。

估计刘备在厕所里看着自己的丰满多肉的大腿,无比厌恶自己,就像一个嫩模,突然看到了自己眼角有了皱纹一般。

福王朱常洵

在战乱年代,肥胖,是一个男人的重大缺陷。明末著名的胖子福王朱常洵(据说重达斤)在洛阳被李自成攻破之际,本来有机会逃生,因为太胖,翻不过城墙,结果落入农民军之手,死得极惨,他的儿子朱由崧则在大臣护卫下越城而逃,后来在南京被拥立为南明弘光帝。能够想象,当那个有着大白一样肥大的身躯却没有大白敏捷身手的胖子,在绝望地费尽全力却无法完成一次引体向上的动作时,他多么憎恨自己的一身肥肉,多么后悔没有减减肥。

这种关键时候掉链子的胖子,还有不少,例如金哀宗完颜守绪,被蒙古人与南宋人团团围在蔡州,眼看城要破了,想突围,也是因为太胖,没法骑马。他把皇位禅让给了身手敏捷的完颜承麟,希望后者能成功杀出重围,保大金国祚,然后他自缢身亡了。想想也真可怜:凭骑马打下江山建立金国的女真人,结果居然胖得不能骑马了……金哀宗自杀前,估计也是满心悲哀,厌恶自己的一身肥肉。

厌恶自己,很多时候是因为身体原因,岁月是把杀猪刀,翩翩少年,长成了肥伯;青葱少女,变成了胖婶。多么郁闷,多么自卑。年,距离A·阿德勒出版著名的《超越自卑》还有10年的时候,他发表了有关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按这种理论来说,刘备应属于后者,憎恨于自己大腿的肥肉,流下自卑的眼泪,然后又开始了骑马健身的生涯,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一大辉煌:赤壁之战。

网上有句话很流行:“体胖还需勤跑步,人丑就该多读书”,但相对于西方,中国相当数量的中年男人不爱健身、不注意体型是出了名的,腆着大肚子,还顾盼自雄,却对女人体型要求很高,要求热辣,要求丰乳肥臀细腰,并且得逞了。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能说,在某些男人与女人心目中,权力、金钱的魅力,远远大于身材。但大家都懂的,这不是真爱。就像重庆的雷政富在法庭上辩称:他与不雅视频女主角是“恋爱关系”,大家都笑了。

2

这篇文章,说的不是全民健身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人长大后厌恶自己,倒不完全是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是因为长成了自己原本讨厌的那个人。   

《红楼梦》里,刘姥姥一出场,就是个被人嘲笑的对象,林黛玉甚至刻薄地讥讽其是“母蝗虫”。是啊,大观园里,锦衣玉食的少女们,都以为自己老了以后,会变成贾母,享尽人间富贵,她们没想到,她们很多人长成了刘姥姥,甚至下场比刘姥姥还悲惨得多。《红楼梦》的伟大,也正在于写出了命运变迁的悲剧。

年少的时候,总有很多梦想,总以为自己是为梦想而活着,但人生从来不是一个自己理想的模式。长大以后,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没有追到暗恋的女孩,没有获得理想的工作……照样上学、就业、结婚,时光飞逝,转眼人到中年,突然在某个夜晚难以入眠,心有不甘,恨声连连,厌恶这平庸的自我、无趣的人生。

《廊桥遗梦》

当年,有一部很火的美国电影《廊桥遗梦》,据说在北京热映之后,卢沟桥下,一堆中年男人四处乱走、双目灼灼,想寻找自己的“遗梦”。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梦,走着走着,梦就遗落在身后了,他们投入或勉强地过着世俗的生活,偶尔想想遗失的梦,心里还能一热。难怪前不久有一篇文章戳痛了很多人,说的是“新文艺三大俗”——海子、顾城、哥哥。这三个人,都留在了过去,隐喻丰富,成为很多人滚滚红尘中的价值参考,或某种慰藉。人们欣赏、神往甚至迷醉,但绝不会尝试。

在这个工业时代或后工业时代,文艺不是人们生活的常态,事实上,很多都不是。罗曼·波兰斯基执导过一部著名的电影《苦月亮》,被誉为他的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因为“直接呈现了人类爱情的可怕一面”。电影里,男女主角从起初的疯狂浪漫相爱,到后来的互相折磨与伤害——先是男主角想方设法抛弃女主角,接下来女主角逮住机会,把男主角弄成终身残疾,又像以前他虐待她一样虐待他……他们唇齿相依,深爱又深恨对方,疯狂地相互伤害和虐待。其实,他们是恨自己,恨人心多变,恨爱不能长久。

在电影的最后,男主角掏枪打死女主角,然后自杀,最后一句台词是:“我们太贪婪了,宝贝儿,如此而已。”而在故事的开始,他在巴黎的公共汽车上偶识她。她的美貌让他着迷。他走遍巴黎城想要再度遇见她。终于在他心灰意冷地与他人约会晚餐时,发现站在身边的女招待,便是她。那一刻,他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没有想到,他和她,还有他们的爱情,会走向一个意想不到的惨烈结局。他和她,都变成了自己厌恶与憎恨的人。就像他在电影中歇斯底里地对她说的那句话:“我鄙视自己,我恨自己,我比你还要恨自己!”

3

越王勾践,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演员之一,他兵败被俘后,堂堂一国之君,忍受着无法忍受的欺凌与侮辱,居然还能表现得甘之若饴,简直像一个受虐狂。为了彻底骗得吴王夫差的信任,他甚至品尝夫差的大便,来判断夫差的病情。

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厌恶自己吗?但他成功了。他比南唐后主李煜强。李煜被俘后,宋太宗赵光义看上了这位阶下囚的美貌皇后小周后,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如果是勾践,他会强忍着。但李煜,这个优柔寡断的男人,之前不想法保卫自己的国家,如今却想通过文字来保卫自己的尊严,他写了很多名曲,其中一句“故国不堪回首”,让他生命走到了尽头,公元年,他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毒药破坏了他的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在历史上留下了最后的悲怆的身影。

李煜从来不是一个演员,但历史上这种演员很多。他们变成了自己厌恶的人,却因此活了下来。

唐寅

明朝著名大才子唐寅,即周星驰演的那个唐伯虎,是一个少年天才,大家期待、他也相信自己将金榜题名、平步青云,然而赴京会试时误入hard模式,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心灰意冷之时,被宁王朱宸濠重金聘去。这宁王正在计划造反,到处招募人才。史载,“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唐伯虎还是比较有智慧,看出这个宁王会出大事,于是瞬间把自己从“才子模式”转换成“疯子模式”,而且疯得彻底,在大伙儿面前露出下身裸奔,宁王受不了了,觉得这是废人一个,就送瘟神了。后来宁王之乱被王阳明平定,一堆跟着他的人都被杀了,“露其丑秽”的唐大才子没事。

帮助刘邦打下江山的萧何,是汉朝建立后少有的没有被诛杀的功臣。萧何从小就是个追求美德的人,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成为刘邦的称职大管家。刘邦在外打仗,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萧何仍然勤奋工作,直到有一天门客提醒他:你快要被满门抄斩了!

萧何大骇,忙问其故。那门客分析说:你现在人气这么旺,老百姓都拥护你,你还在想尽办法给他们办实事,皇上怎么不以为你在收买人心呢?后果很严重啊。萧何问怎么办?门客建议就三个字:干坏事。把自己的名声搞坏了,失去民心,皇上就放心了。可萧何最看不起的就是贪官污吏了,最不愿意干的就是欺压百姓了。但摊上一个多疑的残忍的皇帝,有什么办法呢?

于是,刘邦凯旋回来时,首都一群老百姓上访,控告萧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刘邦回到宫中,萧何前来拜见。皇上笑着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利!”这一笑,内涵丰富:这老小子这么爱贪财,连一张老脸都不要了,自然也不会夺我的皇位了。于是萧何安全了,刘邦死了,他还活着。他跟韩信不一样,韩信喜欢装君子捞名声。

自污名节以求保全,当属中国古代历史上极糟糕的政治生态。皇帝多疑嗜杀,最不喜欢那些为了远大理想不犯错误的臣子。臣子为保命,就得自我表白没有野心,没有野心,就得故意犯错误把自己弄“脏”,就等于全无人格可言。此类例子很多,例如刚烈执着、不改初心的岳飞死了,而广置田宅的韩世忠活下来了。当时南宋还有一员名将叫吴玠,他与岳飞有“千里赠姝”的故事:吴玠为了让皇上放心,表现得很贪好女色和丹药,岳飞“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多交往,饰名姝遣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吴玠一直很佩服岳飞,想送个美女给他,岳飞大义凛然地说:“皇上为了国家民族大业,这么辛苦,咱们做大将的,怎么能贪图安乐呢?”把美女退回去了,吴玠更佩服岳飞了。然后他过着醇酒妇人的淫靡生活,岳飞死在风波亭里。

不过,吴玠以女色丹药自污名节,后来也因此而死,只能说他入戏太深了,在假装堕落的路上,真的堕落了。

4

自古至今,很多人不想以后变成自己厌恶的人,他们采取了各种办法,修心养性,尤其是强调“坚持理想”与“拒绝诱惑”,例如被捧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贯穿大半生,他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

像曾国藩习惯于在自省中坚持自我、提高自我的人,毕竟太少。大多数的人,无法坚持理想,无法拒绝诱惑,于是就像一个段子所言:小时候的梦想是当警察叔叔,现在实现了一半,当了叔叔。长大了,失望了,厌恶自己,继续活着。

还有一种类型的人,他们长大之后,不厌恶自己,只是怜惜自己,怀才不遇,学得屠龙术,却只能用来杀鸡,满心的委屈,逢人就带着哭腔诉说命运之不公平;当然,还有不得不说的另一种类型的人,他们长大之后,一点儿也不厌恶自己,反而把自个儿崇拜得不得了,换句话说,叫“自我圣化”。

王振

明朝有个太监叫王振,读书人出身,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他又不想走科举寻常路,于是另辟蹊径,把自己阉了,进皇宫当太监。史称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情商很高,混得风生水起,待到他服侍的太子当了皇帝,王振自我感觉好极了,他认为自己干什么都是专家,比如打仗,公元年,瓦剌军来犯,王振怂恿皇帝亲征,他俨然以大明第一军事高手自居了。结果前方兵败,大军后撤,王振不知怎的,脑袋搭错了一根筋,要带着皇帝和大军绕道到他的老家“驾幸其第”,显摆显摆:当年老子自阉走了,现在皇帝都跟着我回来了,牛吧!于是大军乱糟糟地往他老家走,走着走着,他脑袋又搭错了一根筋:担心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于是又变换行军路线。结果被瓦刺军追上包围在土木堡,全军覆没,皇帝被俘,“自我圣化”的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以棰砸瘪了脑袋。

太监王振到底是什么心理?翻翻A·阿德勒的名著《超越自卑》,或许可以找到答案: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个人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

在今天,这种心态也颇多存在:无法像一些学术大家那般潜心钻研,却通过一些调子很高、很吸引眼球实质上很不靠谱的言论,来获取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pindaigou.com/amjtyf/8324.html


当前时间: